农业社会化服务“三问”
(2022-12-29 04:38:46)
小田怎么变大田?小户怎么变大户?标准不一怎么变标准统一?下面,回答“三问”。
------第一问:小田怎么变大田?
真正的大田应该是什么样?理想的状态是,农机手吃过早饭,往拖拉机上一坐,一直往前开,开到中午-在那头吃午饭,中途不用掉头。对农机手来说,同样干一天活,大田能干四五百亩,小田只能干百把亩。
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拿江苏泗洪县界集镇山头村来说,一块三四千亩大田,整片连在一起,长度有五六里路。老总韩成江为了把小田变大田,他对一个个农户说:“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干,我会发工资让你们满意;你们想自己种也可以,我们把田整好-让你随意挑。”
据悉,目前,江苏“藏粮于地”-全省服务主体稳定在6.8万个,年托管服务面积达到6900多万亩次,营业收入超140亿元,全省粮食总产连续数年创历史新高。
------第二问:小户怎么变大户?
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在于把众多小农户引入“大户群”。就山头村而言,种粮是大头,种植“红缨子”-是酒用高粱的特殊品种。今年,村民朱道东种植红缨子百余亩,全村达六七百亩。他们跟大公司签约-没有后顾之忧,高粱收下来就有销路。
2022年,宿迁的苏合农服社会化服务-使大农户试验田小麦亩产平均+12%,而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却降低15%。通过两端带动,大农户每亩小麦综合收益较往年+80元/亩,表明小户变大户是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必由之路。
------标准不一怎么变标准统一?
应该说,农业社会化服务-没有统一标准或者标准太乱,容易引起争端。比如说,施药-喷除草剂,喷后48小时就上水覆盖田面,除草效果能达到99%;如果虽喷药-却未上水,这个效果就会降到50%以下。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扩面的同时,还要提升服务质量-引领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截止今年9月底,全省开展以土地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555万亩,开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3项服务-规模达2632万亩次。
在创新机制上,鼓励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推广“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组织形式,促进各主体紧密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在打造江苏品牌上,各地要着力培养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提升江苏品牌市场竞争力。
前一篇:趙梓森“拉出”中國首條光縴
后一篇:空间站“天地通信”三个“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