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傳統醫學与現代醫學及中西醫學相結合
(2022-12-20 04:54:03)
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及中西医学,相互关联-有机融合,浅谈如下。
一、中国传统医学
远古人类寿命很短,周口店挖掘的22个北京猿人遗骨中-只有1人寿命达五六十岁。中国传统医学所述的医和药是密切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地区:
(1)汉族医学。汉医以秦汉《黄帝内经》和东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理论基地,根源来自民间医疗实践。
(2)藏族医学。藏医有《四部医典》-是青藏高原上藏族人民的医疗总结,同时吸收汉族及古印度医学的影响。
(3)蒙古族医学。蒙医的医书有《蒙药正典》等,正骨、脑震荡疗法均具特色,热奄疗法-更是蒙医所特有。
(4)维吾尔族医学。维医影响较大的有中世纪阿拉伯医学,还吸收汉医和藏医的诊断,丰富东西方医疗经验。
(5)朝鲜族医学。朝医将东医带进,其把“天、人、性、命”四者的对立统一观作为阴阳学说-临诊辨象施治。
(6)彝族医学。彝医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人居住地,其《彝族医药书》中涉及多病-药物有特色。
(7)傣族医学。傣医早期写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其认为,土、水、火、气四大生机-治疗多采用当地药物。
二、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基本上是近一二百年形成的。医学重在实践,其分科体现技艺分工,不同专业人员承袭不同的专业技艺。按照医疗范围,分临床医学、群体医学、基础医学以下三个方面:
(1)临床医学。外科是现代医学的核心,在大外科中-专门化的技艺成为分科的基础。一般外科经历是,由处理体表和四肢而逐渐深入到体腔的发展过程。腹部手术目前仍归属于普通外科,但颅腔和胸腔手术则分属神经外科和胸部外科(包括心肺外科),其他历史悠久的技艺-分别演化为妇科、口腔科、矫形科、泌尿科、眼科等。
(2)群体医学。其背景是:都市化造成严重的卫生问题,医学家进行调研后建议-尔后市政部门着手改善卫生条件,包括兴建卫生工程等,因而群体医学有着浓厚的社会实践性,同卫生行政部门关系密切。
(3)基础医学。其可视为一类边缘学科,基于生物学的部分是核心。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学科有新的分化和组合。基医新出现的内容比传统学科广泛得多,例如:分子生物学-就包括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免疫学的内容。目前,基础医学的范围并不是固定的,随着医学的需要和条件的成熟-还会出现新的分支学科。
三、中西医学相结合
中西医学结合,是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及中西医学相结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与医疗卫生部门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韧于临床实践,尔后逐渐演变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1958年,毛泽东提出:“将来发展只有一个医,应该是唯物辩证法作为指导的一个医。”为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在临床、科研等方面的创新改革,这次新冠疫情期间,中医和中西医在中国医疗体系里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展示。显然,把中西医结合的整体实力提高,最终获益的一定是老百姓,真正送福于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
后一篇:是一碗面,却又不是一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