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士在職与退休后分别对待之述

(2022-11-02 05:12:05)
2022年9月6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等22个部门又修订发布了《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其中包括取消院士称号在内的举措。回归荣誉性、学术性,院士退出如何进行?值得商榷。
------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近些年,中国非常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选拔,但有的方面就做得有些过头。比如,有些地方政府或者单位提供各种各样的条件互相挖人,变成了一种恶性竞争。而学术水平的衡量-往往依靠各种各样的“帽子”,年轻一点的看“杰青”“长江学者”等称号,年纪更大一点的-就是“院士”。
在强大的光环下,院士工作站已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相关产业的一大“招牌”,也是当地政府的一种政绩表现。“两院”院士工作站是院士及其团队,与企业等建站单位合作的产学研协作平台。但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想办法“抢”院士,一个院士在多个工作站兼职,其实并不实际去开展工作,这种情况非常荒唐。
在2021年的院士大会上,大家认为虽然院士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院士称号承载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少數院士应邀参加各种与本学术领域无关的活动,以致“撑门面”“跑院士”现象屡见不止。
------被扭曲的一项荣誉制度
科技部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项目-有一个不成文的申请条件,即必须要由院士来牵头。据悉。在理工科领域-如果不是在一个院士团队,想拿到诸如“优青”等国家级的人才项目很难。沈阳市2022年最新规定:院士工作站建设周期为5年-扶持经费高达300万元,专家学会服务站建设周期5年-扶持经费总额高达150万元。
院士制度-是对科技人员以往成就的表彰,而不代表他们仍在当年科技创造力的高峰阶段。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73岁,其中65岁以上占65%;工程院院士的老化程度比中科院院士还要严重。院士制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榮譽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院士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了功能上的严重扭曲,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浪费。
两院院士强大的话语权+历史惯性,成了院士制度改革的阻力。目前,国内知名大学提拔的校长,应该鼓励真正杰出的学者-来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以“院士”的头衔作为唯一标准。据悉,2022年10月10日,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上有名,在机算机领域-中国拥有22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