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炮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2022-10-17 06:22:00)
1949.10.1天安门广场,礼炮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五星紅旗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鸣放礼炮。为此,中央軍委从各炮兵单位抽调了优秀指战员+组建两大108门山炮的礼炮团。
在开国大典上,升国旗、奏国歌和鸣礼炮同时进行。经计算,开国大典的28响礼炮-必須在两分零五秒內放完。礼炮,当然不能用实彈,而专用“空炮彈”。当时,晋造75山炮的企业加以改进,去掉彈头-用木屑压制圆柱体-堵住药筒,生产出了一种专用礼炮炮彈。
1949.10.1凌晨1点左右,这108门礼炮被运至天安门广场左侧-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每门炮,由三名炮手原地待命。下午3时,开国大典正式舉行,54门礼炮齐鸣28响。每一响,都像一门炮一样整体,同时又凝聚了54门炮齐射的威力,响彻天际。虽然礼炮队是两组共108门炮,但人们习惯上仍称54门礼炮-因为54代表着政协参会54个单位,以此象征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
开国大典后,这批礼炮又被多次使用。其中,一门94式75毫米山炮-被作为开国大典的重要见证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不仅反映了我軍炮兵裝备的特点-体现了我軍光荣传统,更是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前一篇:国旗-五星紅旗的诞生经过
后一篇:修好名鎮良志,促进名鎮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