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字的缘来

(2022-08-01 05:49:12)
标签:

杂谈

《辞海》解释:我-自称之词。如“分清敌我”,指的是自己一方。《左传-庄公十年》曰:“春,齐师伐我。”
“我”字的缘来,在古代则是一种兵器。“伐,战,戟,戣”,这四个字-右边都有一个“戈”。“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秦汉朝以前,“戈”即“我”,是常见兵器。“我”与“伐,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那时,“我”和战争密不可分-并非现在的“代表自己”。
《说文解字》曰:“我,古杀字。”“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銅“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象“戈”“矛”组合。只不过,只有一个“矛”头,却有三个“戈”刃。
“我”,是一种短兵器。战场上,会安裝長長的把手,并将“我'上面的三根長長的钉齿-用力一揮,即使是士兵穿的铠甲-也可以刺穿。”我“,那时是战场上的利器。
在古代-”我“还是兵器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朕“”寡人“”余“”吾“等字,那时这些并非皇帝的专用词。《尔雅-释诂》曰:”朕,身也。“至于”寡人“,乃是大众用词。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規定-”朕“是天子自称。到了唐代,”寡人“-才成了皇帝的专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