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清华园(1)西门和清华路

标签:
旅游文化教育 |
清华大学,建于1911年,前身是清华学堂,是清廷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1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学校,1937年迁往长沙,与北大、南开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京,1952年成为工科大学,现在是我国顶尖综合性研究大学。
清华大学所在地,是清康熙晚年始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建成的皇家园林熙春园的一部分,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登基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所以,清华大学校园被称为清华园。
1933年清华大学扩建,院墙西移,建了西门。西门是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门楼,现在悬挂了毛主席1950年题写的“清华大学”校名石刻,门前有一对石狮。西门是预约参观清华大学的入口。
入西门,是清华大学的主干道-清华路,路旁有三峡石(长江三峡江底石,2004年1974届校友敬献,“三峡石”由时任副总理邹家华题写)、桂韵(前寒武纪海底火山岩,形成于十一亿年前,2001年清华建校90周年时广西校友敬献)、铜鼓(直径2.011米,鼓身刻有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基座上刻“九州大同,明德以鼓”,2011年清华建校100周年时广西校友敬献)、硅化木(1.5亿年,电子系1985级校友捐赠)、万层试卷(韩国学生创作)和招生办公室(清华学子的录取通知书从这发出)。

西门

清华路

三峡石

三峡石

桂韵

铜鼓

铜鼓

硅化木

万层试卷

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