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2)展厅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形成的剧种,有“南国红豆”之称,粤剧艺术的代表是红线女(邝健联,1927-2013年)。
展厅从门神大门开始,粤剧艺术展有“源远流长”、“红豆飘香”、“梨园溢彩”和“艺海扬帆”四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粤剧的艺术特色和艺人的艺术生涯,收藏有5000多件/套藏品,包括不同年代的乐器、剧本、唱机、唱片、戏服、道具等珍藏。馆内设置有视听室和阅览的地方,可欣赏曲目,看看书。
粤剧的行当为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称十大行当。
粤剧的戏服用的是广绣,粤剧的音乐伴奏用的是管弦和打击乐器,粤剧的令旗、头饰、服装的色彩精美。

门神大门

演出

行当

令旗

戟

戏服

头饰

唱机

唱片

乐器

乐器

荔枝湾畔

粤韵新园

多宝古坊
前一篇: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1)景观
后一篇:广州沙面(1)洋房和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