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1)景观

标签:
旅游文化 |
为了保护和传承广东省唯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2012年在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127号建了粤剧艺术博物馆,2016年开馆,号称广东岭南园林第六园(惠州丰渚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广州番禺余荫园、佛山梁园)。粤剧艺术博物馆有广福首唱(广福戏台)、琼花畅曲(琼花会馆)、“红船晚沙”(红石舫)、西楼映月(西洋楼)、峰音霭韵(八合阁)、濠畔听曲、梨园种声、别院声歌(吉庆别馆)、荷风初露(荷风廊)、古巷清音(多宝古坊)“十景”。
参观从南入口的西园开始,首先看到的是普天乐,一个音乐茶座,可以边喝茶边听粤曲的场所。普天乐的屋脊采用了岭南特色的三雕二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
广福戏台是整座园林中唯一的一座纯木结构建筑,意在向佛山祖庙万福戏台致敬,每周三、六的上午10-12点有粤剧表演。
琼花堂在历史上是个粤剧社,博物馆建的琼花堂是岭南建筑风格的代表,采用潮汕金漆木雕以及彩画工艺,将忠孝礼义融入建筑之中,人物多出自孝道故事。
停靠于晚沙湖面的红石舫,是“红船晚沙”的所在地,场景回溯了当年粤剧红船唱曲的旧景。石舫用红色花岗岩雕刻,长近10米,高近4.5米,船头与广福台相望。
红石舫旁的西洋楼是西式穹顶,赏月之处。
八合阁(贺香楼)是主馆,高32米,一层是剧场,二层是研究、会议和办公室,负一层为粤剧艺术历史博物展区。八和阁是向八和会馆(粤剧行会组织)致敬而建。
梨园种声、梨园小种是一个庭院,梨园是唐代教演艺人的地方,后成为戏曲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吉庆别馆是为纪念粤剧著名会馆“吉庆会所”而建。
銮舆阁是一座八角尖顶、绿琉璃瓦覆顶的建筑,为纪念粤剧票友聚会的场所“銮舆堂”而建。

西园

普天乐

梨园小乐

梨园种声

八合阁(贺香楼)

八合阁(贺香楼)

吉庆别馆

吉庆别馆

銮舆阁

銮舆阁

广福台和西洋楼

琼花堂

琼花堂

红石舫

荷风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