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变思维意识就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2009-02-11 21:27:42)
标签:

人才培养

取消文理分科

艾君

教育体制改革

发展规划纲要

素质

教育

杂谈

分类: 转载公告

转变思维意识就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转变思考问题的方法就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探讨高中理文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 》一文受关注随想

 

当网友、网站都在围绕着“文理分科取消与保留”的意义,也就是围绕着“白猫、黑猫”、“鸡与蛋”的问题探讨的时候,本博主艾君2月8日写就了《探讨理文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一文。其目的就是给这场无意义的讨论转换一下思维观念,或许就会找到想要的问题答案。

笔者常唠叨,在对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要转变思维,要学会对问题进行顺向和逆向多方面去思考,切莫被别人的观点和意识所左右牵着牛鼻子走成为别人观念的奴隶;更不能围绕别人的指挥棒转来转去以至于陷入到找不到东西的迷惑阵;也不能跟随主流像“螃蟹过河随大流”把自己带入了没有头脑的机械盲从中。

笔者曾多次感言,事物表象的东西是人都会很容易看明白,无需重复;可抽象的或者深层的东西则需要“庖丁解牛”的本领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去判别。假如你做过编辑,当过几年编辑的话都会有感受,在一篇文章里有一句话如果隐含着一个常识性错误,自己虽然逐字逐句读了20次却也很难发现,可如果让成熟的老校们一眼就给揪出来了,此时编辑们常常恍然大悟。为何有的编辑们看不出?是不懂吗?不会吗?都不是,就是因为常常缺少老校们的火眼金睛和对容易出错地方的悟性和判断功力。笔者带实习生时经常会说,对事物不会不可怕,不会说明你自己能发现问题和错误;自己能发现错误有错了也不可怕因为你能发现就会去改正。但如果你会却需要别人告诉你这里有问题,那就可怕了,可怕的就是就是自己操作看不到哪里有错误,看不出哪里会掩盖着问题、会存在着错误,这是人最要命的。

 写博客就是罗嗦,又罗嗦了这么多,实际要告诉博友们一个道理还是老生常谈:“对事物、对问题要有识别问题的能力,有了识别问题的本质后再去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哪怕你的答案有误,但你的方法和思维是对的,对解决问题就会有一定的辨别借鉴作用。

应该说《探讨理文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一文完成比较仓促,一些观点以及文章的文字语言和逻辑都有待斟酌,但笔者认为此文的出台对于那种“白猫黑猫”无聊的讨论能起到转变思维、启迪深层思考问题的作用也就足矣。

那么那篇长文到底有没有新意呢?是不是就是无聊乱弹琴呢?

笔者思索后认为此文的亮点就在于以下几点,供网友们参考指正:

一是文章里提出了“保分派”和“打分派”焦点看似是在争论“文理分科”要不要的问题,实则是在争论“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文章里笔者也对“何谓人才”,“如何成为的人才”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认为“理文分不分科都不是人才成长的关键问题”的具体看法。

二是文章里提出了“文理分班”是一种教学方法和现象,并对教育部门的行文以及“取消”一词提出了质疑。主要观点:高考制度的恢复,一些地方、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为了“高考”有针对性,打出了“因材施教”的牌子,为迎接高考,一般在高中最后时间进行文理分科复习辅导。这应该属于因迎接高考而自然形成的各自的土政策主张而已,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据笔者所知,高中“理文分班”教学问题,教育部门似乎没有强令性下文要求过,但对于出现这种为了高考分科教学辅导的做法似乎也没有下文纠正和干涉过。既然过去各中学实施的理文分科分班现象不应该属于过去教育改革的方略,也没有正式下文颁布实施过,那就不存在“取消意见”的出台,至多下发“纠正中学理文分科不正之风的意见”即可。

 三是提出了现行的“高考制度和考试内容不改”、“大学教学结构不改”谈取缔“高中理文分科”现象则是泡沫政策。看似理文分科现象是中学的问题,实际上“高中理文分科”是现行高考制度方法带来的高中教育方式的变化。如果现行的“高考制度和考试选拔内容不改”、“大学教学结构不改”谈“高中取消理文分科”现象仅仅又像是喊出“给小学生减压”“不许给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这样的泡沫政策,不是从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除病要除根,源头不解决,围绕着表面形式做文章,不是务实主义,而是务虚主义“放空炮”,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四是提出了塑造“人才成长”的两个环节“学习与实践”,提出了“人生学习工作的最佳组合”年龄,提出了知识学习的两个重要阶段“学校里的知识积累与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学习”。等等。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学校里学的是死的,实践中得来的是活的;人靠经验可以享用一生,靠书本上只能暂吃一时。

此文在博客推出后,引起了许多博客编辑和管理员的重视。《中国网专家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博客》、《天山网博客》、《博客日报》、《世界经济学人部落》等博客首页都以跨栏、加粗、套红标题放在博客的头条位置并且还推荐到了网站的首页。《人民网强国博客》、《文化发展网》、《中国日报网博客》、《文明网博客》、《新华网博客》、《价值中国网》、《中思网》、《华商网博客》、《环球网博客》等都在其网页显著位置做了加精链接。也有些博客和网站都在相应专栏里进行了加精。有的网站还将此文从博客里提出来作为新闻稿件发表。

感谢编辑们“慧眼识博文”。笔者仅以此文向研读过探讨高中理文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一文,并且领悟到此文所包含着思维和理念的网站编辑和管理员表示诚挚敬意!也向一直关心本博主的并且给予支持的网友们表示衷心感谢!(艾君2009年2月12日草于北京)

部分新闻媒体采用链接

文理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报网络中心

文理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文理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 湖南红网

文理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 经济参考报

文理分科对人才培养没有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