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现象”暴露医疗供需矛盾

标签:
张悟本养生神医供给杂谈 |
分类: 时事乱谈:杂说力量 |
“张悟本现象”暴露医疗供需矛盾
(文/无心听花语)
连日来,以“天价挂号费”神医作为开端,到现在揭露其“神骗”本质,媒体集中围剿“张悟本”,“张悟本”俨然成了当前一种社会现象。很多人,看到了老百姓对健康的无知,看到了“张悟本”之流的骗术,甚至看到了卫生主管部门的迟钝不作为。然而,很少人看到,“张悟本现象”的本质,其实是当前医疗领域供需的深层次矛盾。
养生之说,自古有之。当前诸多流行的所谓养生理论有真有假,特别是一旦和中医混淆在一起,对于老百姓而言,更是真假难辨。百姓信奉养生,本没有错。错在百姓无法方便找到鉴别养生科学性的渠道,导致很多人只能盲从。这种渠道,应该来自医疗健康机构。正因为医疗健康机构供给的长期短缺,才导致扯着“养生旗”招摇撞骗之流层出不穷。于是,普通护士可以摇身一变成了“健康教母”,下岗工人可以包装成不可一世的“神医”。这是医疗供给短缺之弊!
进一步说,老百姓为啥信奉养生?绝大多数国人,往往是等身体出了这样那样的毛病,才开始注重生活习惯,才开始寻医问药,才开始注重养生。生活习惯很难改,都知道抽烟酗酒对身体不利,却难以彻底控制;都知道长期熬夜伤身伤神,却因生活压力不得不坚持。习惯改不了,那就寻医问药,可是“看病难,看病贵”早已是国人公认的难题。怎么办,那就把希望寄托在真假难辨的“养生”吧!我们知道,人的需求一旦从正常渠道得不到满足,往往就给非正常渠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同样是医疗供给短缺之弊!
再说说近年流行的养生理论为何能大行其道。无论是何种养生理论,凡是能受到老百姓欢迎的,必然是“既省钱又方便”的简单方式,即“人人可为”。诸如,喝绿豆汤包治百病,吃红薯不得癌症,可谓五花八门!这就从反面反映出一种现实困境,百姓去医院找正规专家看病,是一件“既费钱又不方便”的难事。两相比较,优劣立现!归根结底,这还是医疗供给短缺之弊!
值得庆幸的是,国务院近期公布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医疗机构。说白了,单纯靠国家之力增加医疗供给不可能,这才放开从未明文禁止的民间医疗事业投资。因此,为了彻底杜绝“张悟本现象”再次发生,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增加医疗供给。试想,一旦老百姓看病,能和“养生理论”那样,既省钱又方便,谁还这么容易受骗呢?
单纯指责老百姓无知或抨击神骗的伪专家们,可以休矣!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