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客缘何比草根名博冷清
(2009-05-22 13:32:58)
标签:
文化博客草根冷清杂谈 |
分类: 博者心声:倾诉平台 |
文化博客缘何比草根名博冷清
(文/无心听花语)
玩博至今已三年有余,盘点自己的博客,原创博文被新浪编辑或博导推荐上榜的,大多集中在两大版块,即文化博客和草根名博(原名锐博客)。对比新浪这两大博客版块,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博客人气远比草根名博要逊色得多,不仅浏览阅读量少得可怜,博客群体数量级也不在一个层次。最直观的表现在于,同样是被重点推荐,文化博客推荐的博文阅读量远远少于草根名博,甚至少于草根名博的自荐,颇耐人寻味。
“曲高”难免“和寡”。光从博客版块命名上看,“文化”势必要比“草根”高雅得多,足见两者定位不同。定位不同,势必风格就不同,相比草根名博的百花齐放,文化博客显得更为正统,不太符合网民的普遍口味偏好。事实上,文化博客从版面设置上,也是侧重人文名家,这从整个版面上半部分基本被“名家专栏”占据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草根名博也有名人,其名人光芒却被数以万计的活跃草根掩盖了。
栏目同质见高低。排除名家外,我们来看两大版块的草根栏目设置,在文化博客中,草根叫网友专栏,细分的六大栏目都和草根名博栏目分类有着诸多重叠和交叉,如“深度阅读”和“草根声音”、“人文视野”和“草根大讲坛”、“女子文坊”和“情感夜话”,“城市江湖”和“衣食住行”、“原创基地”和“原创连载和读书随笔”。最显著的例证是,我们能经常见到,同样一篇博文,既被草根名博推荐,又被文化博客推荐。
编辑博导显功力。文化博客每个栏目只有一两个驻站博导,可谓势单力薄。正因如此,文化博客更新推荐非常缓慢,推荐榜单上的博文被挂了一周甚至半个月都有可能。草根名博不仅拥有类似文化博客义工博导性质的博乐,还有专职的编辑。最重要的是,草根名博的每个栏目都有多位博乐,实行轮班制值日,这就保证了草根推荐的更新速度。
精耕细作得人心。文化博客设置至今,几无多大变化,不仅栏目陈旧无新意,版面设计也没有明显更新。草根名博不仅更了名,在栏目设置和版面设计上也是推陈出新、亮点频现,例如草根自荐、草根头条和各大专题讨论区。这不仅给广大草根更多的展示机会,还为网友阅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量和选择空间,留住了人心,就保证了人气。草根名博的超高人气,还体现在草根自发创建的活跃QQ群——“草根名博写手群”。
除了以上四点原因外,文化博客比草根名博冷清,应该还有技术上的因素。许多时候,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打开文化博客版快,会出现“无法显示网页”的提示,特别是网友专栏里的各大栏目,出现类似故障的概率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