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职场/励志职场充电上班这点事 |
分类: 《职场知多点》专集 |
无心听花语围脖http://t.sina.com.cn/joshualin欢迎关注!
终身学习不再只是一种理念,在竞争激烈的上海,这是一种通行的职场生存方式。只要一有机会,迫于压力的白领一族就千方百计为自己充电,以提升谋生能力和抵抗失业的专业技能,稳定未来的人生预期。
在上海,职场人士充电的类型和内容多种多样。正规军中有成人教育、自学考试、MBA、EMBA以及各种研究生进修班、学位班,还有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外语、计算机、驾照等考证一族。非正规军则更为多样,他们充分利用零散空闲时间,为自己充实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管理培训、谈吐训练、礼仪培训、情商考验、交际舞蹈、谈判技巧和健身训练、业余文艺等。
在职场上,很多人平时完全看不出在充电,班照上,工作照做,只是下班后,他们要么急急忙忙地往各大院校或培训学校跑,要么直接回家闭门看书。直到快到周末考试前几天,不少人还和往常一样。只有那些相对难度较大的考试,才可能出现考前请假复习的事例。这里面有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他们即使有正当的考试理由,其请假事由也很少实话实说,要么说家里有事,要么请病假,要么干脆就把以前积累的年假给休了。
“充而不语”的职场充电潜规则,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怕上级或老板批评自己忙于充电而不专心、不努力工作;二是担心老板知道自己准备要跳槽,特别是那些自费攻读MBA的白领,极少会直接告诉老板实情;三是对充电结果不太理想有所顾虑而刻意选择低调,反正过不过、上不上都没人知道最为稳当;四是害怕暴露自己的短处,比如参加外语、计算机考级,可能暴露自己的外语和计算机真实水平,比如参加各种软性培训,表明自己在某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足。
成熟的社会,号召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和修炼自我。然而,在现实职场上,“好学习、忙充电”有时也会成为一种不可告人的秘密。这说明,我们社会的学习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广阔的充电领域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潜规则。充电这点事,无疑是件值得鼓励的好事,但是好事如果把握得不好,也可能坏了大事。在上海,也不乏有白领因充电而不得不选择辞职的先例。
无论如何,充电都是“上班这点事”中比较经常也比较重要的事。身在职场的你,充电了吗?你是怎么看待充电?周围都有谁知道你在充电?充电的好处你切实体验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