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认证讽刺牙防组消费 |
分类: 时事乱谈:杂说力量 |
只要你身在中国,就一定能经常看到带有各式各样认证或验证的所谓权威推荐广告。有些广告画面甚至毫不掩饰地以盖红章的突出形式露骨表现,整一副盖个章就是认证的丑恶嘴脸。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老百姓真需要如此繁多的所谓认证吗?
我们暂且不说诸多“知名”协会团体认证、验证或推荐,他们大都被媒体质疑,甚至被相关权威主管部门取缔。除了这些臭名昭著的“认证”外,我们简单搜索下脑海中的记忆,带有认证或验证涵义的词汇究竟还有多少?从早期的省优部优,到现在的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乃至诸多排名评比,更不用说各行各业中种类繁多的铜质牌匾和荣誉称号,这里面有多少是忽悠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伎俩呢?带有驰名商标的产品,有多少不是因为它冠上“驰名”字样,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个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有多少“经不起检”乃至“不检不知道,一检吓一跳”?那些“排名评比”,又有多少不是变成了企业的赞助费、捐赠费排序?“荣誉牌匾称号”又有多少不是每年交数额不菲的管理费或协会会员年费买来的?每年又有多少挂钩相关主管部门的所谓协会或下属机构把认证授匾当作一种利润丰厚的创收渠道来经营?
也难怪不少外国朋友看到我们的电视广告会由衷地“赞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确博大精深,连“认证”都能玩出如此之多的花样。在国外,产品广告哪能都这么做?!劳斯莱斯是国外哪个机构认证的免检产品或驰名商标?奔驰、宝马的广告何曾出现过盖章画面?Window操作系统风靡全世界是经过哪个世界级认证机构推广的?不可否认,国外也有认证,但它大多是一种专业资格认证和管理流程认证,它并不带有质量保证涵义,更不带有任何明显的权威推荐涵义,它只是说明这些产品或服务是符合该机构统一制定且公开的认证标准,它收取的费用就是纯粹的认证费。国外认证机构绝然不会把自己当成什么慈善机构或基金会,他们不会把认证费当作赞助费来收,更不会把认证费当作捐赠费来收,他们严格按照规定的认证服务费收取一定费用。
我们不是一味地排斥否定认证,我们只是希望,在认证机构资质具备的前提下,能将认证的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而不是把“认证”当成一种“有奶便是娘”的龌龊交易。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还要牢记一点:无资质、无依据、不透明、不公开、不公正的所谓认证,不仅不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有效的信息甄别机制,更不能减少我们的信息选择成本,它只会增加我们的受骗成本乃至生理和心理的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