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客失意网络生活 |
分类: 博者心声:倾诉平台 |
当前的时代,是需要发泄的时代,当前的时代,是提供渠道的时代。
当前的时代,是需要个性的时代,当前的时代,是提供包容的时代。
当前的时代,是得志辈出的时代,当前的时代,是失意纷飞的时代。
古语有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今虽少言失意,但“郁闷”却大行其道、招摇过市,成了流行明星。实质上,很多时候,“郁闷”就是“失意”的替身,而情场和商场的“失意、得意”交换频率也此起彼伏,从来都是居高不下。在没有网络日记平台的时代,失意的人可以选择喝酒解闷,可以选择运动解脱,可以选择诉说解放,当然也可以选择深藏不解。然而,喝酒不仅需要同伴,还需要时间和钞票;运动需要兴趣,更需要场地和志同道合;诉说需要知己,更需要信任和沟通。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写日记自我排解,且往往藏在深闺无人识尤叹知音少。时代的进步,很多人性的本质需求都得到了尽可能地挖掘和满足。博客,为万千失意大军提供了绝佳平台,既可以自由地发泄苦闷,又可以与知音交流;既不受时间的约束,又可以节约成本;既能满足个人隐私的保护,又能促进个性张扬的发挥。正因此,博客一出,万夫跟随,一派繁荣景象,以至于我开始怀疑博客发明者是否也是一个失意之人,或者是他在失意时突发奇想创造的绝妙玩意。
博客林子大了,自然丰富多样,但终究逃不过“以文为主”的宿命。中国博客数以千万计,绝对不代表着有千万文人,其中失意者至少以百万计。这些失意者中,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或挫折的,也包括因失意而开博客却无人识更为失落的草根。想象一下,每天有多少草根,一打开电脑最先打开的就是那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多少博客成了“无人留言、无人评论、无人光顾”的“三无”产品;有多少博客处心积虑、狡尽脑汁来勾引游客到此一游,期待雁过留声,即便是无聊广告甚至粗俗谩骂,即便是同病相怜的博客拙劣推广,也总比空白好;有多少博客期待自己辛苦写就的博文能推荐成功,上榜为更多的人所知晓阅览;有多少博客最终无心恋战,要么无奈关博了事,要么成了沉睡森林再无更新。
博客,不设坎不设限,竞争也可以如此惨烈,“优胜劣汰”规则也可以体现得如此干脆不留情面。今天,你失意了吗?失意的你开博客了吗?开了博客的你失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