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事乱谈:杂说力量 |
黄金周,黄金月饼,成就“黄金”中秋夜。
月饼黄金包装因限令终于有所收敛了,然而黄金饼馅早已酝酿应变。精美包装,我们可以说是浪费不实用,那精美饼馅,总可以说得过去吧?所以,再高的价位也能卖个好市场,精明的商家依旧赚个盆满钵满,这由不得我们不佩服商人脑细胞的创意非凡。可是,中秋就仅仅是月饼吗?!
中秋月圆,意在家家团圆,远在古代,月饼也仅仅是家人团聚赏月之配角载体。而今,配角成了主角,载体成了本质,甚至成了以月饼为中心的所谓中秋文化。形虽在,意全无。面对精美的各样月饼盒,还有那来不及提的各式饼券,我们的中秋传统就这样过得如此“黄金”,如此乏味。月饼好吃但也易腻,如此中秋,难道就不会腻?事实上,口味与品味往往相连相通。
早在国庆之前,各式月饼就伴随着双节祝福而来,虽还不至于纷至沓来,至少也能确保我个把周早餐无虞,如果我还能硬撑着没腻的话。待到中秋之夜,终于有了新鲜“月饼”——阳澄湖大闸蟹,果然只只威猛凶悍,却终究敌不过人类的铁齿铜牙沦成腹中美食。待蟹饱欲足之后,友人探出头来对着皎洁月光,以抒情诗朗诵之口吻大肆感叹:今晚的太阳,好圆好圆。话毕,晕倒一片……
我们的中秋,我们的中秋文化,何尝不是本末倒置?何尝不是友人口中之“误”?这正是,中秋之夜,月未圆,日已圆,人更远……
今天,难忘的“黄金”中秋过了,可将月饼当早餐糕点的日子却还在等着我,我还得继续,坚忍地“继承”着这一中华古老传统,以“勤俭节约”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