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本科毕业,班里二三十号人,如今常联系的同学少之又少,真正能彼此交心畅谈的更是凤毛麟角。曾经的同窗情谊或许也被千里之遥所生生隔断,毕业聚会那时的惜别情绪或许早已被各自打拼的艰辛所冲淡,多年后各自的变化差距悬殊或许更加深了这种隔离,渐渐淡化了彼此内心的同窗情愫。想想刚毕业那会儿,同学之间还有节日问候或校友录留言,而今我们连手指也懒得动,短信少了,见面更少了,就连班级留言也长时间没有更新了。不知昔日的同窗好友都在忙些啥?结婚的该是忙着准备生儿育女,已经升级的该是忙着相夫教子或支撑小家庭生计,仍是单身的要么在专心为事业奋斗不止,要么就在为个人问题闹心不已。
前晚被一大学哥们喇叭用手机调戏了一次,打通就挂,不理。
昨天下午,正被工作琐事烦得不可开交,喇叭发来信息说就在我隔壁。大喇叭果然吹响千里,说来就来。一下班即约会面,彼此一番调侃戏耍后方入座,惹得一旁服务员尴尬不已,不管。
落座无过多寒暄,闲聊却饶有兴致。谈起大学同窗现状,甚感唏嘘。听喇叭说起大一时曾和我一起爬墙看电影的同学如今境况堪忧,感叹人生变幻无常,难道短短几年时间真能本质地改变一个人?!真想喊句范伟的名言:“苍天啊,大地啊……”
就我而言,如今能真正彼此交心的本科同学就喇叭一个,常联系的也就一个喇叭,喇叭来访,不亦乐乎!且慢,喇叭来信息:
“我今天要到浦东去了,估计没法打球了。明天可能回广州”
“晕(其实本想用Kao字,忍了),又得下回了”
“下次我回去练练,回来和你动真格的”。
“靠(实在憋不住了),你还要练练,我岂不是要自残了?”
喇叭回说:“我们不能打假球忽悠观众啊”
得,这哥们的确有“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