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来横财之兼职教师(一)

(2006-04-16 19:50:17)
标签:

横财

兼职

赚钱

上课

分类: 大学纪实:七年之痒

《大学七年之痒》之:飞来横财(一)

(文/无心听花语)

第一次上讲台不是被老师点名上去做习题,而是面对一大班老少不一的学生上课,腿脚不软,口舌早已软化,腹稿介绍都紧张。最记得当时一句:“我给你们上课,风格有点类似现在流行的新东方,就是要让你们考试顺利过关,考试不过,所有的都是扯淡。”说完这句话引来底下一阵欢呼声。现在想想,当时是有点狂过头了,还好这年头学生吃这套,不然新东方也不会这么火。赢了开场满堂彩,接下来就明显自信了好多,语言流畅,激情四射。

我教的是自考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课——《财政与农村金融》,学生有本科和专科,但不分班。第一堂课,最大成就是把第一章14页内容仅用一个基本概念全部串联起来,且方便记忆。第一章按照编书惯例一般是概述,考纲内容要求包括财政概念、产生、发展和研究对象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我真正按照教材讲的实际上就只有财政概念:国家凭借政权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而后,丢开书本开始天南地北胡吹。

    财政的基本特征。概念中的“凭借政权”说明其具有强制性。问下大家,你们大部分交税国家有没直接偿还的?很明显,财政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两个基本特征。
    财政的四个基本要素。从财政概念表述的句子结构上看,主语是国家,财政主体当然就是国家;主体实施某种行为肯定有其目的,作为拥有一定职能的国家,搞财政目的就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字后面是一部分社会产品,自然,财政的对象就是社会产品,社会产品的价值表达用货币形式(用货币形态表现),联想下以前农村交公粮,所以形式主要是价值形式,不排除实物形式;财政产生的条件,“财”字代表经济,“政”字代表政治,条件就两个: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最后一个基本要素——研究对象就更简单了,看概念最后几个词汇,“分配和再分配”说的是分配活动,加上“形成的分配关系”,就是研究对象——财政分配活动及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
    分配讲的是财政收入。比如税收,大多不用偿还(出口退税不算),不交税法律要追究,毛阿姨和刘阿姨不小心偷税漏税就是不懂这个理。再分配讲的是财政支出,包括无偿拨款和有偿贷款,无偿大致占75%,这就进一步强化说明了前面所讲的财政主要特征:强制性和无偿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