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江苏镇江——北固山北固亭及匾额、楹联

标签:
转载 |
1:下图:在北固楼望北固山最高处的北固亭。
2:下图:绿树环抱下的北固亭,已见不到它的孤高了。
3:下图:站在北固亭下,因为树木遮挡,连江水都难以望到。
4:下图:从北固楼走向树丛中的北固亭。
5:下图:进北固亭先要穿过这座“头头是道”亭。
6:下图:在北固亭前回望西面的“头头是道”亭和北固楼。
7:下图:北固亭。
8:下图:北固亭和北固楼。
9:下图:北固亭南面匾额“祭江亭”。讹传三国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听到丈夫刘备死讯,曾到此间设奠遥祭,投江殉情,所以又称为祭江亭。
10:下图:北固亭南面匾额是茗山法师题写,“祭江亭”上款:己未年
11:下图:
12:下图:北固亭向南前石柱刻联是杨棨题写,“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上款:集李杜句
13:下图:“客心洗流水”出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表现音乐的诗作《听蜀僧濬弹琴》择句,此诗写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全首诗是: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4:下图:北固亭向南后石柱刻联是赵楫题写,“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上款:道光庚戌五月。下款:子舟赵楫。
(清道光三十年是公元1850年,庚戌年)
15:下图:赵楫,字子舟,丹徒(今镇江)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殿试位列二甲第六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侍读学士。曾国藩刚在翰林院任职时,顶头上司是赵楫,接着,曾国藩连升几级,官职大过赵楫,后来,曾国藩遭弹劾,连降数级,再次在赵楫手下做事。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7月,钦命曾国藩为四川乡试正考官。从五品官做乡试正主考是大清首例,副主考则由官拜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赵楫充任。赵楫官阶倒比曾国藩高,为从四品,这又是自清朝开国以来没有过的事。著有《律赋新编》,修订《江苏·丹徒赵氏支谱》等。
16:下图:另有两道赵楫题写真迹:刘墉手写楷书《三字经》卷头有赵楫题跋手迹“刘文清公楷书三字经真迹”道光二十有八年正月,后学赵楫题,钤印:子舟。
17:下图:江苏丹徒李文荣等人著的《含飴堂重游璧水诗集》一本中,赵楫题有篆书“重游璧水”,
上款:道光庚戌仲秋
18:下图:北固亭西面。
19:下图:北固亭向西石柱刻联“江海拥三山 览全吴胜;乾坤擎一柱 障百川东。”上下款是在清末民初之前被人为铲去。
20:下图:吴恭亨先生在清末民初所著的《对联话》·第二卷·题署二,书中提到北固亭对联“。。。又联云:‘江海拥三山,览全吴胜;乾坤擎一柱,障百川东。’不署作者姓名,然要名作。”连吴恭亨先生也不知这副对联的作者,证明在清末民初之前已被人铲去对联的上下款。
21:下图:吴恭亨(1857-1937),字岩村,笔名悔晦,晚年自号弹赦老人,湖南慈利人。近代古文家、诗人,南社社员。清咸丰七年(1857年)10月10日生于慈利县象耳桥月亮岩。清廪贡生。以游幕、教读为业,能诗文、工联语。平生最重教育。清末,曾主讲于慈利渔浦书院数年,任慈利高等小学堂第二届校长。曾任进步党慈利县主任干事、《慈利县志》总纂。所著《对联话》,上承梁章钜《楹联丛话》,保存了道光年间至民国初年不少名人的联作,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另有《悔晦堂对联》、《悔晦堂丛书》等。民国二十七年,农历五月中,于常德市新街口寓所病逝,终年八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