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99.com/xiaozhuan/shuowen/image.php?num=4935&s=0柔也。術士之偁。从人需聲。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是雍也篇的一句话。
南怀谨先生的解释是:
根据《说文解字》的一种解释:“儒”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在“人”字旁边加一个需要的“需”字,便成了儒。“需人”则是人类需要他,社会当中不可缺少的人,这就是“儒者”。我们都称孔孟思想为儒家学说,但是究竟要什么样子才能叫“儒”呢?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分为两种:一种叫君子之儒,一种叫小人之儒。如果再进一步参考《礼记》中的《儒行篇》,便有很多儒者类型的标准。一个儒者应当有怎样的行为,他的作风以及人格的规范,在《儒行篇》中,说得很清楚,也包括孔子在这里所提两种儒者之一的君子之儒行。
什么叫小人儒?书读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学理也讲得很好。但除了读书以外,把天下国家交给他,就出大问题,这就是所谓书呆子,小人儒。所以处理国家天下大事,不但要才德学三者兼备,还要有真正的社会体验,如果毫无经验,只懂得书本上那一套,拿出来是行不通的;不知道天下事的现实情状就行不通。君子之儒有什么不同?就是人情练达,深通世故。子路的“果”,子贡的“达”和冉求的“艺”,都具备了,那就是“君子儒”。
从最近的市场状况看,走势不可谓不强,市场上积极的消息和评论又活跃在网页上,然而向前追溯几个月,还是这些人,这些评论家,对市场的判断都是很悲观的;因此,新年开始的几天中,当市场以很强的阳线姿态亮相时,评论家们都纷纷开始寻找原因,所写的评论稿很多在题目上都加上了问号!
与评论家不同的是实干家,也就是以总理为首的一批管理者,管理者还是530时期的那些人,世事变迁,人情世故中,我们不难看出谁才是君子,谁是小人;管理者们在危机中从来没有消沉过,而且做的总比说的多,有些甚至从来没有说,只有默默的做,比如汇金、比如国储局(收铜)。而评论家在危机来临的第一时间,就已经闭上了嘴巴,拐了风向。
儒,術士也,他是指那些做实事的人,不是只知道张嘴而从不动手的人;以这个逻辑来看待诸葛亮舌战群‘儒’时的那些对手,称得上儒的已经很少了。
历史上的诸葛孔明到底有没有设计过木牛流马,不太清楚,至少,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是以一个标准的儒来对它进行刻画的,甚至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概念,诸葛一生都是在做,无论事大还是事小,很少说而不做;实干家是眼低手高,评论家常常是眼高手低,因此,实干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总比评论家深刻,比如周瑜、张昭、沮授、鲁粛、陆逊之间的区别,还有司马与曹氏家族等等。
儒的主题过高,在此引用,只是想用来指导学习,避免眼高手低、鞋上得去脚上不去、想扫天下却不屑于扫一室的等等现象发生。比如总想找品种的最佳买点,却对品种的状况没有大局(宏观)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合适的位置没有客观的认知,在意一两分钱的得失,最后却丢掉了一两块钱的利润。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大家对什么是强势品种都有了解,但真正下手时,对强势品种始终有一种畏惧和远离的做法,出手切入的品种常常是弱的离谱的品种,还美其名曰“补涨概念”,真是扯淡。
大家的感悟是有了,有了进步,不能否认已有的成绩,前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这里还有一个重要提示:许多人还不了解趋势,其实,在我们跟踪品种时,不是跟踪所谓的‘主力’,我们跟踪的是‘趋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