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资金管理缺口理论 |
分类: 市场理解 |
- 心理原因。手握十余只股票的散户,每天见到的都是帐户里的股票“此消彼长”,这时最普遍的心态就是:涨时不能买(因满仓),跌时不愿卖。对于上涨较多的股票,即使已看到“头部”,也会在心里自我安慰:“强势调整。反正利润还不少。”而面对下跌的股票,即使已到止损位,却又会对自己说:“没关系,好在只占十分之一,看看再说吧。”这种做法,在整体牛市中当然也可赚钱,但遇到平衡市或熊市,结果就会相当惨烈,因为他已失掉了保护自己的最有效的武器—止损,而得到的只是“过山车”的体验。
- 人性原因。很多人分散投资,其实并非出于什么“投资理念”,而是忍受不了自己的股票“原地踏步”。因此,今天看这个好抓一把,明天见那个强追一单,说穿了是一种“见不得他人赚钱”的心理在作怪,也就是“贪”字使然。其结果,常常是“丢了西瓜保芝麻”,长此以往,不亏也难。就即使是拿到一个西瓜,也会因为对整个仓位来说,占比不大,而无法扩大利润。
- 还有一种做法是:总是在追上涨了很多的品种,追来追去,总是获点蝇头小利,从没有耐心的持有过一只品种。走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追过的品种不知不觉都已经高于当时抛出的价位,而且如果坚定持有到现在,获利不菲,甚至还高于整天追涨杀跌的收益。心态开始一步步变坏,最终会产生大仓位一搏的做法,一旦技术因心态变化而走形,最终会在一只品种上亏掉所有赚来的利润。
- 股市有风险,这是尽人皆知的。任何一只股票都有风险,也是不言自明之理。买入一只股票,当然是买其“升值潜力”,但是不应忘记,我们同时也买入了其“风险”。正如买入的股数越多,风险越大一样,买入的票种越多,风险同样也越大。
- 对于散户,奖金量小、进出快捷是我们的优势。行情骤起或暴跌时,在一、二只股票上点击鼠标或拨打电话远比匆忙中翻阅十几张图表来得容易得多。化优势为劣势,我们不该这样笨。
- 投资单只股票,我们的精力“绰绰有余”,加之总投资与总市值一目了然,或止盈或止损,相对简便易行。而持有多只股票,则常常会因“比例”问题而忘记止盈止损。算算这样一笔帐:如果十只股票中八只下跌,就算另外两只涨停,面对总市值的下滑,你会笑得出来吗?
- 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股市中应是对大户和机构而言。一百斤的鸡蛋当然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可是有谁见过用十只篮子装二斤鸡蛋的?想想看,连基金经理们都在“集中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 股市中的机会天天都有,但绝大多数并不属于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并不需要眼红别人的收益,只要把握好自己应得之利也就够了。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 阳线继续开拓,俨然一幅要展开突击的架势,成交量仍然不是很突兀。
- 这将给近期刚刚出局的大资金一个比较大的震撼。从量能看,他们仍在观察,实质性的大幅杀入还没有实施。
- 明天又是连续三阳后的一天,这次的三阳线与往次不同,并没有滞涨的痕迹。很可能要出现一次突进。继续关注量能的发展动向。
- 地产已经说了很久,品种也突进不少。322与1588都是其中代表,万科更不用说。本周仍是个股飞涨。成交活跃,把握个股,减少失误,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