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蛋和篮子(一)

(2007-05-29 06:28:01)
标签:

资金管理

缺口理论

分类: 市场理解

    小资金的帐该如何算法---摘引

    常见到一些散户,即小资金;十几万、几十万元资金,却买入四五只股票甚至更多。问其缘由,多美其名曰:分散投资,风险分担。若问其收益,又多半亏损或跑输市场。股市里,这样的人大概不少;这样的结果,也最为常见。为何散户分散投资结果多不如意?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并不难找。我想,大概主要有二点:

  1. 心理原因。手握十余只股票的散户,每天见到的都是帐户里的股票“此消彼长”,这时最普遍的心态就是:涨时不能买(因满仓),跌时不愿卖。对于上涨较多的股票,即使已看到“头部”,也会在心里自我安慰:“强势调整。反正利润还不少。”而面对下跌的股票,即使已到止损位,却又会对自己说:“没关系,好在只占十分之一,看看再说吧。”这种做法,在整体牛市中当然也可赚钱,但遇到平衡市或熊市,结果就会相当惨烈,因为他已失掉了保护自己的最有效的武器—止损,而得到的只是“过山车”的体验。
  2. 人性原因。很多人分散投资,其实并非出于什么“投资理念”,而是忍受不了自己的股票“原地踏步”。因此,今天看这个好抓一把,明天见那个强追一单,说穿了是一种“见不得他人赚钱”的心理在作怪,也就是“贪”字使然。其结果,常常是“丢了西瓜保芝麻”,长此以往,不亏也难。就即使是拿到一个西瓜,也会因为对整个仓位来说,占比不大,而无法扩大利润。
  3. 还有一种做法是:总是在追上涨了很多的品种,追来追去,总是获点蝇头小利,从没有耐心的持有过一只品种。走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追过的品种不知不觉都已经高于当时抛出的价位,而且如果坚定持有到现在,获利不菲,甚至还高于整天追涨杀跌的收益。心态开始一步步变坏,最终会产生大仓位一搏的做法,一旦技术因心态变化而走形,最终会在一只品种上亏掉所有赚来的利润。

    对于这类散户的“通病”,我想主要是有些“帐”没有算好。换一种算法,或许我们的操作就会有所不同:

  1. 股市有风险,这是尽人皆知的。任何一只股票都有风险,也是不言自明之理。买入一只股票,当然是买其“升值潜力”,但是不应忘记,我们同时也买入了其“风险”。正如买入的股数越多,风险越大一样,买入的票种越多,风险同样也越大。
  2. 对于散户,奖金量小、进出快捷是我们的优势。行情骤起或暴跌时,在一、二只股票上点击鼠标或拨打电话远比匆忙中翻阅十几张图表来得容易得多。化优势为劣势,我们不该这样笨。
  3. 投资单只股票,我们的精力“绰绰有余”,加之总投资与总市值一目了然,或止盈或止损,相对简便易行。而持有多只股票,则常常会因“比例”问题而忘记止盈止损。算算这样一笔帐:如果十只股票中八只下跌,就算另外两只涨停,面对总市值的下滑,你会笑得出来吗?
  4. 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股市中应是对大户和机构而言。一百斤的鸡蛋当然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可是有谁见过用十只篮子装二斤鸡蛋的?想想看,连基金经理们都在“集中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5. 股市中的机会天天都有,但绝大多数并不属于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并不需要眼红别人的收益,只要把握好自己应得之利也就够了。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算过这笔帐来,我的看法就是:一百万元资金对应于一只股票(最多不超过二只)。把握好自己的机会,前提条件: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体系支撑对品种的信心。卖报纸的老太太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按照自己的在市场上经过验证的方法买卖,不被别人左右,最终也成为赢家。

    五百万元以上的资金才需要考虑多几只品种,进出思路才会发生改变。操作风格与小资金是不同的。

    以上这些内容就当做资金管理的内容吧。资金管理中重要的还有如何止损和止赢;这在以前说起过,其实还是技巧,品种介入后,发现判断失误,损失达到一定份额要止损,这是考验心态和决断力的事!品种判断正确时,达到赢利预期要止赢,也是同样的事。不再多说。小资金想要快速致富,必须加大对品种把握的准确度,集中资金持有一到二个品种,复利的威力才会明显体现。这一点要比分散投资来的快的多。

    市场很强,不要怀疑,如果出现不好的迹象,会有两点表现:1,成交放大过猛,过于突然;2,市场向上拓展的力度减退。换手大是一个现象,只要引起警惕就是,大换手伴随大阳线说明人气旺盛,若大换手没有大阳线才需要做出反向操作的响应。这个市场已经是所有善于预测之人的坟墓。跟着市场走比较理智。关于3000亿的单日成交金额即将成为事实。

    跟随市场的脚步越紧密,反而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缺口为什么非要补!既然市场强。。。晚上看电视,湖北电视上有个胡什么贵的分析师与胖哥研究市场,分析师满嘴的历史经验,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仔细想想全是站不住脚的谬论,比如:“历史证明所有的缺口都会很快回补的”,然后又不脸红的加上一句“也可能这个时间是两三年”。况且历史已经不断的被改写,今年的K线很可能是分析师的墓志铭。

    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大,发展的时间还较短,这段历史上值得借鉴的经验很少很少,只有教训比较多。毕竟只是一个新兴市场。以前的市场参与者不多,资金匮乏,因此一旦形成缺口,回补的可能性比较大,而现在资金充裕,资金的冲击如同洪流,很难调头反向运行,一辆快速运行的火车能否拦得住呢!再加上大市值品种的不断上市,缺口将来会越来越多。比如国外的市场。问题本身不是市场,而是投资者的思想。

    缺口理论是一个好东西,也在看如何运用,但有些理论不看也罢,因为它对我们的操作意义不大;假如把所有的证券市场理论全部拿来看,你很可能更不会做股票了,因为不少理论是互相抵触的。比如现在,只要知道市场很强就行。至于缺口是多少点,补不补,已经没有意义,即使回补也未来的事情,如果你非要等到回补才安心,可能已经落后市场太多了。

    收盘:

  • 阳线继续开拓,俨然一幅要展开突击的架势,成交量仍然不是很突兀。
  • 这将给近期刚刚出局的大资金一个比较大的震撼。从量能看,他们仍在观察,实质性的大幅杀入还没有实施。
  • 明天又是连续三阳后的一天,这次的三阳线与往次不同,并没有滞涨的痕迹。很可能要出现一次突进。继续关注量能的发展动向。
  • 地产已经说了很久,品种也突进不少。322与1588都是其中代表,万科更不用说。本周仍是个股飞涨。成交活跃,把握个股,减少失误,积极进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