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札记【358】漫谈买卖的艺术(2)
(2012-03-26 12:59:19)
标签:
杂谈价值投资佐罗保守投资长线投资 |
分类: 与时间较劲呢 |
=>导读
价值投资讨论上我微博:http://weibo.com/zuoluogufeiyang
股语云:会买不算啥,会卖是师傅。但我觉得:其实好的交易,在买入的时候已经确立你的胜局。《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效仿一下做投资的策略评价:能长期持有的投资为上,极端情况下才做交易为次,频繁交易为下策.
有些人很感叹我的风格与07年前的长期持有风格变化太大,太不忠诚于持有式的价值投资。那当然是最好的策略,就是是找到一笔好投资你能够放心经长期持有后,即有每年的复利增值的利润滚滚而来,不战而屈人之兵固然为上。就犹如诸葛孔明的高超谋略,运兵如神,但就他而言,那种不靠战斗而纯粹属于谋略而胜的机会在他一生战争史中占有很小的位置,为什么?因为能够清晰使用上策的机会其实并不是很多,需要和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条件的配合才可能成行,我们也在努力寻找,但鉴于中国市场那种极端状况总是会在短到三至五年内出现,并未出现真正值得持有的十年慢牛,因此在策略上占次之的极端交易也是未曾不可的选择。
在顺水顺风向上的时候,大众由于受到“无论什么时候卖出都是错误”的阶段性现象和只要是持有就可以获得数倍收益的阶段性事实的严重影响,而得出了“死了都不卖的”的情绪化的策略;而在飞流直下的不断暴跌之中和上下翻飞的震荡市中得出了快进快出的看似合理的结论,我认为这里面大多思想其实都是有悖于投资客观事实的,错在分析基础并不是企业自身,而是市场和情绪。有时候我们谁也逃不脱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时候我其实也并不例外,但在关键时候要看自己纠错和检查反省能力。因此,观察投资思想是否正确需要有个五年十年的长期过程,才可下最后的结论。
以上意思就是我们千万别以某风格来确定自己的投资习惯,投资习惯一定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并且对常年市值的复利增值有积极效应的基础上的,风格确定是一个在十年八年长期获胜的投资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此间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反复的实践和自我检省。因此投资不能以死板的风格来框住自己的投资思维,我有个习惯:如果大概在三个月之内找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了,我就认为自己肯定是疏于学习了,肯定不会是进步到完美了,就会有迫切学习的要求,不然就会觉得自己有大幅度倒退的可能。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制定的策略是:尽可能找到能够一生持有企业,尽可能以长期持有为主,但若在持有阶段发现极端情况,或出现极有可能的未来能够以远低于当前价格购入的价值机会,我们会适当出来交易。但严格禁止频繁交易。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没有长期持有思想,在过去的05-07年你也不可能有一路翻数倍的可能,能持有获得大收益是投资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事先的决策安排。若没有“在极端情况下出来交易”的准备,也不能在平均市盈率十分高启的时候进行理智的减仓,而躲过08年的大暴跌并有一定量现金贮备,进而吸纳08年的极具价值的时刻。因此适度操作是客观的、科学的投资要求,关机键问题是在“长期投资”理念上确定好这个“适度”的分寸很重要。
关键还是要看:你准备买入什么?准备在什么价格上买入?由于过去我较少以净资产的倍数来严格限定买入成长股的价格,使得很多笔买入的成本都稍显高启,不够苛刻。今后对小市值股票也要更保守苛刻地买入。只有生在起跑线上,才能做更轻松的长期持有。有了长期投资的准备,就莫要怕错失一些机会。
一旦错失许多机会怎么办?这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后来豁然开朗:纵使是大多数机会被错过也并不会给我们带来蚀本,而那些一旦被我们靠耐心和毅力抓住的却是:很有可能成为一生经典的辉煌投资!
看客注意:
本博主写博风格: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信马由缰,很少修改。看客莫要强求,见谅!
=>导读
价值投资讨论上我微博:http://weibo.com/zuoluogufei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