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厚恩投资张延昆
厚恩投资张延昆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58
  • 关注人气:39,7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札记【333】兴奋的熊市

(2011-12-12 13:27:22)
标签:

巴菲特

保守投资

长线投资

成长股

价值投资

股票

分类: 投资名家观点

=>导读

 

佐罗随笔:“在熊市,巴菲特会兴奋得一塌糊涂,因为他有大量的现金。”一位对巴菲特深有研究的学者说,“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这是理性的巴菲特所遵循的原则。如何让大幅下跌变成兴奋之事情呢?佐罗认为,第一点股价开始大幅下跌后你必须有足够现金才是好事,第二点你的投资标的不能是由本质出现大问题而引起股价下跌,才是好事。 在熊市里,让企业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和企业成长推动价格上行的动力形成剪刀差般的合力,配备成最有优秀的价值性价比,就是未来股价数倍的源动力! 通过巴菲特的股东报告可以看出,他有十分周密的仓位管理计划,并且他的现金流比较充裕。因为巴菲特跟踪研究企业较长时间,许多投资标的下跌早是老巴梦寐以求的结果。足够的现金,是你优秀的仓位资金管理的结果;企业的品质,是企业自身壁垒和成长发展的结果。这两个条件是抵御大熊袭击的有力武器。 

   好了,有了以上的基本条件,我们就可以稍稍离开些市场,精心心研究跟踪我们的企业成长了。这样真正能让下跌乃至是大幅下跌变成一件值得期盼或很兴奋的事件。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假思索地做所谓的价值投资的“圣徒”。

总结一下:

1、用永远留一定比例现金,做好资金管理,可以笑看涨跌。

2、永远与优秀成长企业为伍,即使有危机的短期打击,未来复苏成长也能够得以保证成为快马。

3、大胆地在熊市中分批买进,不要预测经济走势和市场行情,投资需要独立思考。

阅读以下文章参照理解:


巴菲特的熊市投资理念

2008-09-16 14:57:33 来源: 网易财经 
  在股票的世界里,巴菲特是众人的偶像,是一位极少出现失误的预言家。

 

2007年10月,当中国股市一片火热的时候,巴菲特曾表示,泡沫化已经出现。他连续8次抛售手中持有的中石油股票,最终以旁观者的姿态迎来了泡沫的破裂,并伺机选择更具投资价值的低价股票进行下一步计划。因此不少人认为,在全球股市竞相跌落的时候,巴菲特的存在特别有意义。

“在熊市,巴菲特会兴奋得一塌糊涂。”一位对巴菲特深有研究的学者说,这种目光长远的投资战略,并不是投机的把戏。”

“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这是理性的巴菲特所遵循的原则。

巴菲特在熊市做什么?

巴菲特在牛市时候,觉得股票已经明显高估,会把大部分股票抛出去,这时候他很闲,因为找不到被低估便宜的股票,但是到熊市反而特别忙。在熊市,巴菲特会兴奋得一塌糊涂。巴菲特1956年开始做私募基金,到1966年赚了11.5倍,大盘十年才涨了一倍多。十年之后,从1967、1968、1969这三年开始,美国开始一波大牛市,美国股市首次突破1000点时,那时候巴菲特反而非常忧伤。

如何成功从熊市出逃?

巴菲特买股票与普通人购物是一样的,他买股票就像去超市购物,商品打折了,就冲进去大买一番,股市越跌打折也越多。

巴菲特在他投资生涯当中经历过四次大跌,1970年大跌、1973~1974年大跌,2000年网络泡沫以及这次的次贷风波,他都能在股市远远没有达到顶点,就选择了退出。到熊市大跌时巴菲特早就准备好满满的现金了,任何时候他就像一个把弹药准备足足的猎手,就等着大象出现,一旦大象出来了就一枪。

巴菲特不会等到大象肥得流油的时候再出手,比如1970年大跌,1969年就清仓了,1973到1974年那次大跌,三年之前他就已经空仓了。除了1969年基本是空仓,其他三次都不是。为了等待一个熊市来临,他会攒几年的现金,就等着大跌的来临,巴菲特有非常多的现金。

只有极少数股票巴菲特是死了也不卖,就像1987年大跌之前,他把所有股票都清仓了,就留下三只股票,华盛顿邮报、黑客保险,还有一个就是大都会ABC。

价值投资的区别

散户认为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持有,认为长期持有就是不管拿什么股票,只要拿到一定年限就有出头之日,其实在巴菲特的理念中这种理念是不存在的。很多时候巴菲特不是在做股票是在做公司,他成为很多公司的长期持有者,拥有的股份足以变成一个长期股东,他也参与到公司的经营过程,还给予一些公司经营建议,这是散户做不到的。

巴菲特坚决不住纽约,而居住在自己的老家——美国中部内罗拉加斯州,相当于中国贵州、河南的一个小城市,城市人口只有40万。他这样做为的目的就是远离市场,保持独立和清醒的头脑。巴菲特说,天天在嘈杂的市场里,想要依靠巨大的定力免受市场诱惑是很困难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市隔绝,但不是与世界隔绝。这是噪音理论,噪音太强了会影响自己的思想,其实巴菲特也是人,如果把巴菲特放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也有可能会做错。

巴菲特选股的标准

第一是公司长期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业务一流。第二点公司管理非常优秀,管理一流。第三点就是公司业绩非常突出,远远超出市场平均水平,业绩一流。同时具备这三点,巴菲特才会选择,而且他买这种公司的时候,一定等到股价被严重低估的时候。

巴菲特会割肉吗?

巴菲特买入股票很少割肉,也不是等赚了才走。他极少去选股,做了52年投资,选的股票只有22只,重仓股一共才有7只,差不多7年才能选出一只重仓股票。可以说效率很低,但是一旦选中巴菲特就会投很多钱在股票上,当然也会赚很多,而且他的重仓股票投资无一失误,而且每个都非常成功,为什么呢?巴菲特认为投资的关键是避免重大的错误,这有点像我们人生,人生关键的时候只有几步,只要这几步不走错就行了,巴菲特认为选对重仓股就可以了,50%、60%的资金投的股票都对了,剩下10%、20%稍微错一点没有关系,所以说巴菲特不需要割肉,因为要避免割肉、避免亏损的最好办法就是根本不犯错误。

巴菲特哪点最值得学习?

大跌大喜,这是巴菲特说的一句话,大跌让好公司、好股票变得很便宜,他可以用很低的价钱买到好东西,就像超市打折的时候我们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我们想买的好东西一样。

保护自己,熊市中间刀子要快,不要等到割不动的时候再去割,割完之后要学会把自己保护起来,不要经常的参与市场,更多的是要休息。有一点一定要去学习,不管什么时候要调节自己,让自己去休息。

熊市之中,系统风险似乎埋伏在丛林中的黑熊,市场中随时有“熊出没”的风险,因而,我们不热衷于猜想反弹能到达什么点位,下跌的目标位在哪里。实践上,熊市中试图在稍纵即逝的反弹股票行情中投机盈利无异于火中取栗,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很不值得,很多人都有过投机不成反而被深套的阅历。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

 

熊市考验股神:投资大师的红与黑

 

[日期:2008年07月18日 14:36] 来源:钱江晚报  
  去年大赚的巴菲特熊市中寻找新的猎物

  股神巴菲特与A股最紧密的联系是去年减持中石油H股,获利超过700%。

  5年前,在中石油H股股价最低迷的时期,这位有“股神”之称的投资大师就果断出手建仓中石油,当时的中石油H股股价只有1.6港元。2007年,中石油H股已经站上了12港元上方,巴菲特连续8次抛售手中持有的中石油股票,最终以旁观者的姿态迎来了泡沫的破裂。2007年10月18日,巴菲特表示,其已经将所持有的中石油股份全部卖出,并称此举完全是基于市场因素。根据计算,其减持的平均股价应在13港元左右。如果以基期投入成本来测算,其投资收益率应在700%以上。


  2007年10月22日,中石油公布了A股招股说明书,其16.7元的发行价,比巴菲特减持中石油H股的价格高了很多。伴随国际原油期货“大牛市”的到来,中石油股价也扶摇直上,一度突破20港元,不少投资者认为巴菲特减持过早。但伴随着股市的牛转熊,中石油还是出现大跌,昨天中石油H股收盘10港元,比巴菲特的减持平均价低了20%。

  不过,尽管成功从中石油套现,巴菲特却未完全躲过这轮全球股市暴跌。

  自去年12月以来,巴菲特管理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拥有的资产价值下滑了20%,超过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跌幅。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7年盈利上升到最高点,达132亿美元。但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半壁江山的保险业务,今年首季盈利比去年同期大跌70%。

  事实上,除了保险业务受挫,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金融股也表现不佳。其3月底前持股最多的十大公司中,富通银行、美国运通和美国合众银行第二季度的股价分别下跌18%、14%和14%。另外,由于美国楼市疲弱,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建筑类公司同样好景不再。

  翻开巴菲特的投资单,11只股票中只有2只在上涨。

  不过,在全球股市一片惨淡的情况下,股神仍在找寻合适的投资目标。

  “在熊市,巴菲特会兴奋得一塌糊涂,因为他有大量的现金。”一位对巴菲特深有研究的学者说,“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这是理性的巴菲特所遵循的原则。

  巴菲特的名言———“当我购买股票时,股市是不存在的”。巴菲特在牛市的时候非常悠闲,因为他找不到太多价格便宜、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来买入,到了熊市,一般的投资者谨慎退缩的时候,他才真正兴奋起来。据巴菲特的研究者描述,巴菲特遇到熊市,每天往往很早就起床,简单地吃点东西,甚至只喝上一杯可乐,就直奔办公室。一上班赶紧给他的经纪人以及他的朋友打电话,打完之后就继续研究,然后再给经纪人打电话,买股票。他的经纪人说,熊市时巴菲特有时一天会打五六个电话让他不停地买入,股市越跌,巴菲特给他打电话越频繁,让他买入的股票也越多。

  根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料,巴菲特最成功的一笔投资为华盛顿邮报,收益超过100倍,入股华盛顿邮报公司172.7万股,历史成本1100万美元,现值13.67亿美元;投资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收益也达到近10倍,2亿股历史成本12.99亿美元,去年末值122.74亿美元。

  时间是检验成败的唯一标准,不知道巴菲特在这次熊市中找寻的目标,是否也会重复以往的回报神话。

  对于“耐心等待”这一条,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巴菲特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在跌跌不休的股指面前,众多的投资大师也难逃一个“亏”字。

  在去年10月份,在香港股市牛气冲天的市况下,不少巨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大幅减持手中持有的中资股。


  例如淡马锡1个月7次减持中国远洋;李嘉诚减持南航套现2.9亿港元,收益已超过400%;黄光裕减持国美套现23.4亿港元;美国铝业9月13日全抛中国铝业,套现20亿港元;瑞银减持中电信套现2.21亿元。当时有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他们判断股指见顶的信号。

  但面对股指高位,依旧有重量级人物“偏向虎山行”。比如被称为“亚洲股神”的李兆基去年10月放言恒生指数年底见30000点,并通过旗下公司增持港华燃气股权。去年10月8日,港华燃气创出了5.21港元的历史最高价,但昨天收盘3.5港元,缩水了48%。

  而另一位同样以资本运作闻名,绰号“股坛狙击手”的大富豪刘銮雄,也自去年9月以后大量增持华人置业和中国平安。截至2007年12月底,华人置业拥有价值118.1亿港元的股票投资组合,占公司市值四成以上。

  但港股的大跌,也让这些股权投资收益大幅缩水。刘銮雄近日宣布,截至6月30日收盘,旗下华人置业未售上市证券投资浮亏25.464亿港元。换言之,公司去年一年的股票投资收益中的七成已经化为乌有。

  连韩国股神朴炫柱也在港股市场呛了一口水。据港交所披露的资料显示,朴炫柱旗下投资港股市场的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MiraeAsset)就在去年11月份即港股高峰时期买入多只H股,随后又在市场低潮时期被腰斩割肉离场。

  Mirae,在韩语中的意思是“未来”。朴炫柱创立MiraeAsset金融集团时正值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MiraeAsset的意义也就在于守护未来的资产。拥有当地最大基金公司的朴炫柱曾于去年在韩国掀起一场中国市场投资热。

  统计显示,在MiraeAsset投资的18只个股中,有9只是在去年10月底至12月初的市场高位建仓,买在去年甚至是历史高位。

  MiraeAsset在去年10月22日以每股19.068港元买入664.8万股中海油服,持股比例达到5.37%。中海油服去年最高价20.95港元,昨天收盘13港元。2007年11月9日,MiraeAsset申报持有6.02%的招金矿业,当天,该公司以每股19.083港元买进22.1万股招金矿业。而招金矿业去年最高收盘价20.90港元,昨天收盘9.4港元。

  2007年11月12日,MiraeAsset以每股11.142港元的价格增持1226.8万股中国国航,进而首度申报持有国航超过5%。今年3月13日,MiraeAsset以每股6.674港元减持了612.8万股国航,持股比例从6%降至5.93%。至4月22日,MiraeAsset再以每股5.173港元的卖出2806.4万股国航,持股比例由5.94%大幅下降至4.71%。

  2007年11月13日,恒生指数27803.35点。MiraeAsset申报持有另外一只奥运概念股香港中旅5.3%的权益,当天MiraeAsset以每股5.597港元增持了2490.8万股香港中旅。2008年5月29日,MiraeAsset最后一笔减持作价为3.037港元,较当初的最高买入价正好打五折,该公司的持股比例也随之降至5%以下。而香港中旅昨日收盘仅剩2.42港元。

=>导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