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教育家精神,做温暖师生心灵的一盏灯
(2025-08-11 15:09:4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发扬教育家精神,做温暖师生心灵的一盏灯
黄争荣
这个暑假,我认真读了当代教育家成尚荣先生的《教育家精神?伟大心灵的时代回响》一书,感触颇深。
此书以全新的视角,全面解析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和谱系脉络,讲述了教育家的成长故事和精神品格,提出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行动建议。它分为四辑,即教育家精神灯塔:照亮教师发展之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讲述教育家的故事;教育家的精神品格: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弘扬教育家精神:我们的信念与行动。
读此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立足三尺讲台、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理想信念;读此书,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研员肩负引领教师成长、助力学生发展的责任使命;读此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唯有发扬教育家精神,才能真正成为温暖师生心灵的那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一、心有大我,照亮教育报国之路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首要内涵。成尚荣老师在书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工作者应将个人的教育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选择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那便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们一起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人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这种理想信念有着尤为深刻的体现。语文作为一门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从古代诗词中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到现代文学作品中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每一篇课文都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作为高中语文教研员,我一直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一直引导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中。例如,在教必修上册中的《沁园春?长沙》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欣赏诗词的艺术之美,更要引导学生体会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家国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劝学》《五代史伶官传序》《苏武传》《陈情表》《项脊轩志》等许多古代经典文言名篇时,要注重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当我们心有大我,将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落实在具体作品的教学中,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言为士则,树立教育道德之范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品质。教研员作为教师的引领者,更要以身作则,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一向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真诚谦逊、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开展教研工作时,在与教师交流时,我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用真诚和热情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在组织教学评优活动时,我始终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此外,我在协助朱震国老师开展工作室活动时,有意识邀请学员分享自己在云南开展支教工作的心得体会,让工作室其他学员真切感受到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只有当我们教研员以身作则,践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带动广大教师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启智润心,点亮学生智慧之灯
教育家精神强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高中语文教研员,一直以来,我引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要因材施教,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智慧,润泽他们的心灵。比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学习信心;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文学作品的深度研读、创意写作等,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通过搭建一些平台,创设一些机会,让他们展示,助力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和突破。当然,作为高中语文教研员,我也有意识在开展教研活动时,组织一些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些独特的思考和有效的做法,如单元写作任务的指导、分层作业的设计等。通过交流与分享,教师们相互学习启发,共同进步受益,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启智润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绽放光彩。
四、勤学笃行,夯实教育发展之基
教育家精神还要求我们具备“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在人工智能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高中语文教研员,我意识到自己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为此,我积极关注语文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动态。通过浏览《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等专业杂志,了解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文言文教学、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引入区域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探索。我还深入教学一线,在华师大三附中代课一个月,了解学生的学情,与教师们共同备课、听课和评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听课过程中,我注重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通过学习和实践,不仅提高了自己和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五、乐教爱生,传递教育温暖之光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体现。教育是一门 “仁而爱人”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记得多年前,我在金山中学和朱泾中学工作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写了很多有趣的打油诗送给他们,我还写了一些下水作文和印发了自己发表的一些作品给他们看,赠送生日贺卡、新年贺卡、好书和书法习作给学生作为奖励,还推荐学生的文章去发表和参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而作为高中语文教研员,一直以来,我鼓励教师发扬乐教爱生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也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他们有需求有困难,我会尽自己所能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工作,从而将这份爱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六、胸怀天下,拓展教育视野之广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体现了教育家精神的广阔视野和崇高境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高中语文教研员,我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比如结合选择性必修中册教材中的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单元,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如法国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德国黑塞的《悉达多》、美国梭罗的《瓦尔登湖》等,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培养他们的文化包容意识。同时,我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将语文与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还组织开展校际交流,让教师分享有效的作文教学指导方法,分享校园读书节活动的开展思路等,还鼓励金山中学语文组教师有机结合澳大利亚姐妹学校和德国姐妹学校的资源,开展师生的国际交流。通过交流、分享和实践,教师们可以学到好的经验和做法,学生们也可以打开学习的视野和格局。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成尚荣老师的《教育家精神》一书,犹如一座灯塔,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研员,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心有大我、启智润心、乐教爱生、勤学笃行、言为士则、胸怀天下,努力成为温暖师生心灵的一盏灯,为推动我区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我愿与广大教师携手共进,以爱为基,以责为重,以智为翼,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书写属于我们的教育华章,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5.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