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题解析和批阅情况
(2025-05-24 16:21:04)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研论文 |
金山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题解析和批阅情况
作文题目:
24.生活中,人们往往因急于求成而产生忧虑,然而,很多事情未必如自己所忧虑的那样。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这个作文材料来自我们的现实生活,意在引导学生和作文材料对话,要和自己对话,要思考:人们为什么会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为什么会产生忧虑?事情为什么未必如自己所忧虑的那样?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忧虑?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不要被急于成功的情绪所左右,要理性看待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忧虑。这道作文材料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也很符合语文教学基本要求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同时符合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它跟上海秋考作文材料一样表述简洁,而且有思辨的空间。
就材料中的几个核心概念来说,“急于求成”,指的是人们在追求目标时,急于获得成功,渴望迅速见到成果。这种心态在现代社会中尤为普遍,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产生忧虑”,指的是由于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和压力。在忧虑的情境下,个体可能会对实际问题做出错误评估,从而影响行动的决策。“未必如自己所忧虑的”,强调现实情况往往与人们的担忧存在差距,很多事情的发展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这是一道关系型的作文题目,学生要分析这句话的逻辑。这句话包含了一组因果关系和一组转折关系。其逻辑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1.急于求成的心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希望迅速达到目标或获得成功,这种心态会导致他们对未来产生过度的期待和焦虑。2.忧虑的来源:由于对结果的急切渴望,个体可能会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或失败感到担忧。这种忧虑往往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3.事情的实际情况:然而,现实中很多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人们所忧虑的那样糟糕。许多问题可能是过度思虑产生的假象,实际情况往往比预想的要好。4.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因此,这句话强调了在面对目标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的重要性。过度的焦虑往往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影响判断和决策。
学生依循着题目的引导,分层解析“急于求成→忧虑→现实未必如斯忧虑”的逻辑链条,就有话可说了。
需要提醒的是,“急于求成”不是“忧虑”产生的必然原因,但“急于求成”可能产生“忧虑”。学生需要讨论的是“因急于求成而产生”的“忧虑”,要建立“急于求成”和“忧虑”之间的因果关系,仅围绕“急于求成”或仅围绕“忧虑”进行讨论都不符合要求。
写好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批阅情况(由金山中学王瑛老师和华师大三附中丁蓓蓓老师提供)
1、审题立意
“急于求成产生忧虑”背后反映出当下社会人们浮躁的心态,对成功的过度渴望和对过程的忽视。写作时可从多个角度切入,比如深挖产生急于求成心态的根源;也可探讨这种心态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危害;还可论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调整心态、享受过程等,使文章兼具深度与现实意义。
偏题情况:
审题不清,如将论题替换成“快”与“慢”的关系,认为忧虑产生的原因是“缺乏自信”等。
未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通篇只谈我们面对忧虑该怎么办。
2、文体意识
学生文体意识较清晰,能围绕中心观点有层次地开展论述。但部分学生在论证过程中存在“以叙代议”的情况,如仅用生活中的经历来证明事件的结果走向未必如自己所忧虑的那样,从而证明忧虑是不必要的,论述无权威性和说服力。
3、结构层次
现象描述,引出论题。
急于求成为何会导致忧虑。
外部原因
1.求“成”的背后是社会压力的折射,“成功”的叙事被强化,“成功”被异化为物质标准,就容易产生忧虑。
2.“急于”是快节奏社会的集体病症,一味追求效率极速,忽略过程的价值,错失能力积累,由此产生内心忧虑。
内部原因
3.“急于求成”不达“成”的预期,容易产生比较心理,从而忧虑。
4.“急于求成”却“不成”,容易产生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从而忧虑。
事情为什么未必如自己所忧虑的那样?
虽然,墨菲定律让我们意识到,确乎有很多“忧虑”的不好的事情会发生。但也有很多事情未必如想象的那么糟糕。一件事情会有很多影响因素,未来有不确定性。“认知偏差”理论(如心理学中的“灾难化思维”),可以解释为何忧虑常被放大。作文题目很好的关照当下的心理健康,尽力安抚现代人的不良情绪,劝慰世人不必杞人忧天。题目的价值导向积极,不赞成“躺平”,也不是要安慰好高骛远。
如何看待这种忧虑?
(正面)能“因急于求成”而“产生忧虑”,这就包含着对现状的不满、对成长的渴望,其内在驱动力本身值得尊重。
(正面)“忧虑”能防患未然,对“急于求成”产生的可能的不好结果有提前的设想和准备。
(负面)对潜在风险的过度想象,只会制造焦虑。
忧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忧虑中迷失方向。
当“因急于求成而产生忧虑”时,该怎么做?
1.将急迫感转化为可持续的行动方案。
2.放下对速成的执念,放平心态。
4、选材用材
(1)《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他者”,害怕根基不稳而不断夯土,害怕树木枯萎而不断浇水,但“忧虑”没有成效。
(2)“墨菲定律”:越是忧虑的事情,越有可能发生。
(3) 欲速则不达。
5、拟题情况
比较好的题目有《忧而有道》《立足自身,不做忧虑的奴隶》《化解忧虑,坦然徐行》《不为忧虑遮望眼》《何妨吟啸且徐行》等。
6、书写情况
字迹比较工整,但部分学生的卷面涂改过多,用箭头、圆圈表示对文章的增补,卷面不太整洁。
7、教学建议
(1) 加强审题,务必做到字斟句酌,准确而完整地抓取信息,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
(2) 注意议论的层次推进,加强文章的逻辑性。
(3) 加强素材积累,避免以例代议。
(4) 关注社会热点和大众心理,勤于思考,勇于阐述观点和看法。
2025年4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