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月明白露澄清光观鸟品茶正当时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推荐材料 |
月明白露澄清光 观鸟品茶正当时
来源:解放日报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燕子纷纷南飞避寒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文化学者蒙曼说过,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最美的节气,一个是清明,一个是白露。再过几天将迎来白露节气,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晶莹剔透的露水在悄悄告诉我们,秋天真正来了。它给城市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惊喜?
白露就在身边
它并不萧瑟
白露以后,人们在清晨早起,可以看见凝结在花瓣和树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不仅是随处可见的露珠,身体的感受也让众人知晓,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秋天真的来了。
民间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身不露”等,说的便是白露过后,白天和夜晚的温差较大,秋意渐浓,不能再像夏季一样贪凉。
白露之美,落在沾满清晨露珠的草木上,也留在诗人的笔触里。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描绘的是一幅清冷的秋夜月光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的咏叹永远有一种绝美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既在写景,也在思念家乡与亲人。
虽然白露意味着秋天来了,但是秋天并不代表萧瑟,同样可以赏花、观鸟、品茶等。
譬如,上海植物园的官方微信号就出了一份秋日物候图,白露节气的观花和春日不一样。以下这些花名你都知道吗?
色彩艳丽的木槿。它的花期很长,从夏季一直到秋季,花朵朝开幕谢,数量多,也叫无穷花、朝开暮落花。
花名独特的千日红。古语云“花无百日红”,但千日红的花期可长达数月,花球剪下后仍可放置半年之久。
花名如人名的黄秋英。它也叫硫华菊,中间的管状花才是真正的可育花,作为秋日的蜜源植物,常有蜜蜂和食蚜蝇前来采蜜。
紫茉莉常在傍晚开花,花香清淡,得名“夜来香”。花朵在阳光下闭合,结出的种子如同小地雷形状,所以也称“地雷花”。
玉簪的花朵洁白美丽,有“江南第一花”的美誉。常作为林下地被、花坛材料。
石蒜也称红花石蒜,民间称彼岸花。先开花后生叶,花叶不相见。
申城多处湿地
宜观鸟会“老友”
白露至,候鸟飞。有趣的是,白露三候都和候鸟有关。
白露节气,自然界最早感受到节令变化的恐怕是迁徙的鸟儿。鸿雁、燕子等要启程南飞避寒,麻雀、喜鹊等不需要去南方过冬的鸟儿要忙着蓄食过冬。
秋季是观鸟的最佳时节。从白露尤其是寒露以后,我国从北到南,无论是海岸线上的滩涂,还是河湖湿地,都聚集了成片的候鸟。
上海位于东部海岸线上,又拥有长江入海口,是传统的越冬候鸟补给站。带着望远镜到野外去观看鸟儿的生活,成为许多上海人推崇的新时尚。
观鸟的过程波澜不惊,更像是等待一群久未会面的老友,默默观察与陪伴,直到它们又飞往下一个目的地。候鸟的来临就像一个承诺,它们每年来回的时间非常准确,每年都是同一群。
上海有哪些理想的观鸟地?最知名的是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从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成功晋升为世界自然遗产,过来观光、观鸟的市民和游客更多了。
尽管东滩观鸟的季节高峰从每年11月开始,但从9月起已经有候鸟陆续到来。崇明东滩可见鸟种50—80种,常见鸟种有野鸭、鹬类、猛禽、鸥类、鹭类、小型雀鸟等。崇明北湖也是新晋的水鸟观赏地。
奉贤世纪森林公园、九段沙国家级保护区、松江天马山、南汇滨海等都是上海绝佳的观鸟地。其中,九段沙国家级保护区是观赏遗鸥和雁鸭类的最佳地,松江天马山是山林鸟观赏地。
另外,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上海植物园等处因拥有森林景观特色,是生态型公园,也适合观鸟。
喝茶当数秋白露
养生需清肺补肾
古人很看重白露这一天的露水。露水从天而降,悄无声息,却滋养万物。
在中国,饮白露茶也是节气习俗之一。在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白露茶得名于它的采摘时间。白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
白露节气喝白露茶,可清热解渴,增加体内的阳气,帮助身体适应秋天的到来。
对于老南京人来说,白露茶是很特别的存在。他们认为,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冲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独具甘醇清香。而且到了白露以后,春茶喝得差不多了,正好续上白露茶。
从白露开始,凉意渐浓,一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在中医看来,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之后的养生要常给肾“打气”。比如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15至30分钟,水没过脚腕,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肾开窍于耳,泡脚的同时把耳朵搓热,能有效补养肾气。
秋属金,肺在五行中也属金,所以白露节气的饮食养生原则以生津润肺为主。可多吃些生津养肺的食物和水果,如雪梨、甘蔗、柿子、马蹄、蜂蜜、鸭蛋等;也要多吃些白色食物,如银耳、山药、百合、莲藕等,以补充维生素。
白露,民间还有这些“宝”
来源:新华网
收清露。中国民间在白露这天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采“十样白”。在浙江温州的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白露当天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与白露字面上相呼应。
自酿白露米酒。一些老南京人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还利于寒气的散发。
吃龙眼。在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龙眼本身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
祭禹王。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会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吃番薯。中医视红薯为良药,它有“长寿食品”的美誉。红薯中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等功效。一些地方有白露吃番薯的习俗,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防止饭后生发胃酸,更利于健康。
(彭薇根据新华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