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山一高松
黄山一高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870
  • 关注人气:3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这些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演讲了些什么

(2023-09-01 07:05:15)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推荐材料

这些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演讲了些什么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曾焯楌/周子木/付媞皙 日期:2023-09-01

                               暑假里,孩子们在进行陆地冰球训练

不久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和“一刻talks”共同举办的演讲活动中,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八年级学生曾焯楌、周子木和七年级学生付媞皙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这些十三四岁的中学生都演讲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冰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

曾焯楌(14岁)

我今年14岁,朋友们都习惯叫我“2号”。他们这样称呼我,并非因为我很“二”或很死板,实际上,我打冰球已经有11年的时间了,我的球衣号码就是2号。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冰球的故事。冰球这项现代运动起源于100多年前的加拿大。北美国家冰球联盟举办的联赛,是世界上最负盛名也最具专业性的冰球赛事。在中国,冰球有60多年的历史,如今,中国已有超过13000名注册的冰球运动员,其中包括约10000名青少年运动员。

大家对冰球的兴趣可能源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然而,你知道吗,北美国家冰球联盟的冠军奖杯“斯坦利杯”是一个银杯,那些获得奖杯的冰球运动员会把它当作一个吃零食的碗来用。你可曾想过冰球比赛场上的冰层其实厚度不足1英寸?

冰球属于团队运动,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合作、选手的灵活机动、强大的冲击力以及精准的控球。一些专业冰球运动员的滑行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48公里。冰球比赛是两支队伍在冰场上进行角逐、对抗,每队由6名运动员组成,冰球比赛的目标就是将冰球打穿球门线送入球网,进球数最多的队伍将笑到最后。

我人生中的第一场冰球比赛是在我4岁的时候。那时我几乎没有训练过,除我以外其他的球员都是6岁左右,我是最小的一个。在那场比赛中,第一分钟里我就打进了两个球,真的是非常高兴,但是我忘记了场地的方向,所以只能站在裁判旁边,以至于我的教练和队友们都非常困惑。此外,由于我的名字很难发音,所以播报员还念错了我的名字。

那次比赛让我收获了很多自信,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我一直保持每周3—4次的定期训练。有人认为,因为要花很多时间训练,冰球运动会给学业带来负面影响。我对此持截然相反的观点。我在小学三年级时加入了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进入中学部后,我非但没有放弃冰球,反而投身于更多其他的课外活动和竞赛中。例如,2021年我参加了“国家历史日”比赛,我撰写的论文获得了最佳作品奖;2022年,我再次接受挑战,参加了“初级数学挑战赛”,并斩获了金牌。那一年,我还被西北大学选中,参加了“太空生存夏令营”。今年,我正在参加一场生物学考试,同时也在尝试其他新事物。

大家可能会认为,我只是一个兴趣广泛的运动员,但其实,我也是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而且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

回首那些在冰球场上挥洒的岁月,我收获的不仅有深厚的友谊和坚定的自信,更有无数珍贵而欢乐的回忆。友谊比输赢更重要,我和我的朋友们已经并肩作战超过了5年。冰球带给我的快乐在于,你可以全力以赴,抛开一切纷扰,奋力争取胜利。

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比赛的故事吧。那是在2021年金秋北京学校冰球联赛的决赛中,我担任CKWA队的前锋,我们的对手是上届冠军队。在比赛刚开场的2分钟内,对手就犹如利箭般连续打进了3个球,我们的球队一下子被打蒙了,士气非常低落。我却极其冷静,我相信我们仍然有机会。当教练叫暂停时,我在脑海里构思了下一步要做什么,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后,我们以8比5赢得了比赛,我打进了6个球,并有两次助攻。当我们所有人举起冠军奖杯时,每个人的脸庞都写满了难以言表的自豪。

在冰球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技能,比如,要以科学的方法去训练、去提升自我,包括身体训练、技能磨砺、各种强度的实战以及健康的饮食。你会发现,这些科学的方法不仅能让你在冰球场上信心满满,同样也能让你在学习的道路上充满自信。

冰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用独特的方式教会了我们生活,你或许会遭遇胜败、经历起伏,然而,只要你全力以赴,你必将收获想要的胜利。

有多少海洋动物死于海洋垃圾

周子木(14岁)

今天我要讨论的是关于地球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海洋,这也是我一直在关注的方向。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蓝色也是大海的颜色,代表着洁净,但是最近这些年,大海似乎变得越来越灰暗了。大海需要我们人类共同去守护,因为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大家猜一猜,全世界每年有多少海洋动物死于海洋垃圾?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大约有一亿只动物死于海洋垃圾。这个数据非常让人震惊。

什么是海洋垃圾?海洋垃圾就是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有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会自行消失,只能依靠降解,但是降解的条件非常苛刻,需要的时间特别长。尤其是塑料类垃圾,哪怕是在海洋中漂浮数百年,都可能不会发生降解。

人类正在毫无节制地向海洋丢弃垃圾。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这相当于每分钟就扔掉一车的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些沉入海底,有些继续漂浮在海面上,然后在太平洋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海洋垃圾带,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比印度的国土面积还要大。

在所有的海洋垃圾中,塑料垃圾的占比是最大的,足足占了海洋垃圾的85%。根据海洋保护协会的估算,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量大约有8亿吨,这些塑料垃圾需要4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被降解。现在,海洋垃圾已经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尤其是海洋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像巨大的抹香鲸,因为误食了不能消化的塑料、渔网,这些东西填满了它们的胃,堵住了它们的食道,最后导致它们死亡。还有一些小型的海洋动物被渔网缠绕,它们的身上出现了深深的勒痕,或者因为渔网的束缚限制了行动,不得不留在原地等死。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不加限制地向海洋投放各种各样的垃圾造成的。

海洋垃圾不仅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环境,还会影响我们人类自己的健康。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可能都在吃塑料垃圾?有科学家对来自各个国家的志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志愿者的粪便中都有一定含量的塑料微粒,平均每克粪便中含有2个塑料微粒。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塑料是怎么进入人体的呢?

其实,这不过是大自然的“回赠”罢了。人类向海洋排放了大量的塑料垃圾,塑料垃圾逐渐分解为塑料微粒,这些塑料微粒很有可能被海洋动物误食。比如贝类,它们平常以吸入周边的海水为食,可能无意间也吸入了塑料微粒,这些塑料微粒积攒在动物体内,一旦它们被人类食用,塑料微粒就会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人员发现,平均一个贻贝含有90个塑料微粒,这意味着每周食用两份贻贝的人,每年会吞下近10000个塑料微粒。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人每天平均会吞下5克左右的塑料微粒,相当于每周会把一张信用卡“吃”进肚子里。就这样,那些被我们扔掉的塑料垃圾,又被我们“吃”了回来。所以说,保护海洋以及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每年的6月8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海洋日”,其目的是让人们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并且审视人类给海洋带来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环境呢?有一个“三R原则”,它分别是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和Recycle(循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一点一滴去努力做到。

首先,Reduce是减少垃圾的丢弃和排放,保护自然环境,不要随手乱丢垃圾;其次,Reuse是尽量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比如自己带水杯而不是瓶装水,使用帆布袋和其他能够重复使用的袋子等;最后,Recycle是循环利用日常的物品,比如,将塑料瓶做成可以再次使用的笔筒等。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支持并且宣传海洋保护,让更多人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我想,与在座的大家分享这个主题的意义在于,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了解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从现在开始行动,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海贡献一点力量。当我们意识到海洋保护的这些问题并且尝试做出改变,我们就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从自身的行动做起,每个人都能成为有责任心的全球公民。

《哈利·波特》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付媞皙(13岁)

众所周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风靡全世界,从儿童到老年人都非常喜爱这个故事。那么,为什么《哈利·波特》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且长盛不衰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成功并非业内人士的吹捧,市场的反馈数据无一不显示着它的受欢迎程度。从问世那一天至今,它的总销量已经逾5亿册,有70多种语言的不同版本,所改编的8部电影的全球总票房超过了77亿美元。在英国演艺界还有一种这样的说法:演员分两种,演过《哈利·波特》的和没演过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哈利·波特》在英国的影响力。

《哈利·波特》为什么会长盛不衰?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哈利·波特》构筑了一个宏大、立体的世界。在那个跨越1600多年历史的魔法世界中,巫师与麻瓜并存,人与家养小精灵、马人、巨人等共生,规则、律令、自然规律所代表的边界,无一不在延展着小说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无论是金庸创造的武侠江湖、刘慈欣笔下的《三体》宇宙,还是托尔金的中土世界、漫威宇宙的英雄谱系、《冰与火之歌》里的维斯特洛大陆七大王国,在这些巨著或是成系列的漫画及电影中,都有着新鲜的时空维度、可延伸的故事体系、复杂的人物关系,并遵循着一套逻辑自洽的运转规则。

第二,它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有人说,成功的儿童文学的第一要素就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哈利·波特》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西方文学的经典元素,比如罗马史诗、希腊神话、狄更斯的小说,还有东方民间传奇中的精彩故事,都创造性地被转化为这部小说的组合件。

在脱离现实的幻想空间中寻找独特的体验。《哈利·波特》虽然是一部儿童文学,但对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群体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哈利·波特》的核心内容创造了一个空间,一个有英雄、有反派、有神话元素的幻想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内,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现实生活中的重担,加入巫师们的冒险,借此获得愉悦体验,并在基于其上的群体社交中实现自我建构与认同。我们知道这些角色不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仍会对他们产生真实的感情。简单来说,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既能找到儿童文学的温馨童话,也能体验成人世界的残酷物语。在纪录片《J.K.罗琳:生命中的一年》中,罗琳本人的说法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主题是童年迷惘和冒险,在魔法和奇幻下其实藏着严肃的道德寓言——善恶、爱恨、生死。”《哈利·波特》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呢?

首先,《哈利·波特》的故事基本都发生在英国,在书中那个隐秘的魔法世界中,我们能找到无数英国文化的元素。如今,《哈利·波特》已经和福尔摩斯、披头士、大本钟一样,成为英国文化的一部分。无数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去往英国,只为看一眼这个电影中的神奇国度。可以说,一提到魔法,就会想到英国。

其次,《哈利·波特》改变了儿童的阅读习惯。在《哈利·波特》爆红前,出版界很难接受出版一系列长篇童书给儿童。他们认为,孩子不可能自己买书,家长也不想多花钱买更长的系列丛书。但是在《哈利·波特》成为势不可当的文化现象后,粉丝会不顾一切地买续集,书也变得更厚。《哈利·波特》系列的后面4本,每本都超过700页,依然卖得很好。《哈利·波特》让儿童文学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化新势力。《哈利·波特》出版之后,其他童书的销量也有所增长,这都是《哈利·波特》这部作品所带来的改变。

最后我想说,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一句令J.K.罗琳铭记一生的话:“生活就像故事一样,不在乎长度,而在于质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给我们带来魔法和奇妙幻想的《哈利·波特》小说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