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养成“我手写我心”的表达习惯

(2022-07-12 07:43:07)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推荐材料
专家点评上海中考作文题: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养成“我手写我心”的表达习惯
2022年07月11日 文汇报 张鹏

http://wenhui.whb.cn/u/cms/www/202207/11122209m0k6.JPG

7月11日上午9点,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语文科目顺利开考。

语文作文题延续了去年以提示语引出题目的形式:

http://wenhui.whb.cn/u/cms/www/202207/11122240cinm.jpg

考试结束后,上海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点评,作文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立德树人,引领精神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依据课标中的相关表述,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启发学生在初中毕业这一人生重要节点,既树立远大目标,心怀崇高理想,又能脚踏实地,从容面对学习和成长中的各种挑战,让学生的写作过程同时成为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贴近学生,倡导真实表达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题应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之路就像漫长的马拉松赛跑,启示他们乐观从容地面对当下生活,充满信心地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生活。

作文题充分回应了《语文课程标准》“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抓住社会中常见但又值得深思的真实场景”等写作教学建议,既对审题立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杜绝套题现象,同时又能开拓写作空间,触发写作灵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材可选,有情可抒,倡导学生养成“我手写我心”的表达习惯。

三、稳中求新,考查写作能力

《傅雷家书》是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必读名著之一,今年的作文题引用了其中的一段话,傅雷在傅聪获得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后告诫他“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既表达了对傅聪获奖的肯定,又提醒他不要因此自满和骄傲。

对于这一话题,学生并不陌生,而傅雷书信中这一讨论又从舞台演出拓展到人生道路。题目中的“这”既可以是生活中重要的事件或“高光时刻”,也可以是之前所忽略的,有独特价值的日常小事;既可以重点叙写一次经历或一件事,也可以展现连续的经历或多个片段。“不过”一词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在精彩、顺利和得意时保持谨慎和谦逊,在平凡、受挫、失落时不失从容和坦然,胜不骄败不馁,从而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观点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作文题在立意和选材等角度给予学生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给了不同写作层级的学生施展才能的空间,唤起学生对写作的热爱之情。

期待学生未来的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美好的精神成长。

考试结束后,文汇报记者第一时间邀请部分专家对今年的作文题进行点评。


黄玉峰(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开场”和“不过”是两个关键词

2022年上海中考作文题出炉了,与去年的“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以及2017年的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异曲同工。比起历年来的题目,在审题上,稍稍增加了难度。

比如2020年“有一种甜”(记一件让我高兴的事);

2019年 “这事,真带劲”(记一件让我兴奋的事);

2018年 “真的不容易”(记一件有难度的事);

其实,从1984年“给我带来了欢乐”(记一件令人欢乐的事)开始,中考题目绝大多数都是记一件事,也有记一个人的,记一个人也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反映。所以,中考作文的的最大弊端就是容易套题。这是命题人最头痛的事。你无论,出什么题,我都可以套。——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只要预先准备好几篇文章,再练就一番拉拉扯扯、戴帽穿靴的本领,就能在考试中无往而不胜。这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水平是一种危害。

今年的题目“这不过是个开场”,很明显是设置了几个坎,设置了套题的难度和危险度。

作文题的正题前,有一段话,傅雷给他儿子的信,非常重要,要认真读,它是一种提示、引导,也是一种限制。这里有几个重要的词要思考: “路还很长” ,“顺利还是受挫”“得意还是失落”。而引题和正题中的“不过”“开场”两个关键词,更是不可忽视。

“不过”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过分看重”,失败也好成功也好,受挫也好顺利也好都可以把它看作人生道路的起步。胜不骄,败不馁,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保持初心,迎接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逃战。

初中是人生的开始,回顾曾经的生活,面向未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着眼于这件事对未来的影响,笔者猜度,这便是命题人出这道题目的良苦用心。

至于写什么内容,我以为都无不可,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写对艺术样式的追求,写某次比赛、某次表演的成败,写生活中的一次经历,等等……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值得记录的故事,问题是看你能不能发现个中的意义。越是不起眼的小事,越能看出你观察的细致,思考的水平。所以关键是要写真事,才能抒真情,写得曲折有致,从而打动阅卷官。


彭晓(浦东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进才中学北校语文教师)

看到这个作文题,立刻联想到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页里的一句话:“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

事实上,今天送考的时候,一位曾经的家长还同我讨论说,孩子的成长还是要着眼于未来,不能只看一时一地的得失。她的娃当年读书时成绩并不拔尖,甚至连进入所谓的中等都有点困难。但进入大学之后,人生仿佛开了挂,一路高歌猛进。

因此,今年的作文题,从价值观的导向方面来说,确实很不错。初三毕业,“这不过是个开场”,人才培养之路还长着呢。挺符合课标“坚持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

其二,题干里的一段提示语,为审题和选材扫清了障碍。傅聪获奖之后,傅雷写信说: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以上交代了题目的来历,也是对题目进行解释说明。“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几句是对题目的延伸,把“开场”的所指范围由“获奖”扩大到“精彩”“平凡”“顺利”“受挫”“得意”“失落”……几乎涵盖生活和情绪的方方面面,给了学生无限宽广的选材的空间。并且也基本上给作文中心定下了基调:“无论”怎样,都“不过”是个开场,往者已矣,未来可期。在中心明朗、选材不受限的情况下,考生便可以放下担子轻松发挥了。

“这不过是……”接近口语表达,延续了以往中考作文命题向来接地气的语言风格(2021年除外),亦显得亲切友好。


孙琳琳(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招生主管)

这不过是个开场,对于上海今年的中考考生来讲,确实充满善意。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遭遇了2020年春季和2022年春季的网课,今年的考生在四年的初中生活中,有一年是“空中课堂”的元宇宙模式,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线上学习是一种对于Z世代自适感很强的学习模式。

所以首考语文出现这个作文题目,对于考生充满了激励,“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考生面对纸笔,眼界和心态都豁然开朗,也很契合“双减”背景下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

从写作的角度,考生可叙可议,阅读量大的同学面临这个话题,稍加思索便能文思泉涌,如果写作天分高的同学,可以引古论今,虚实皆可,本届考试作文中,应该也不乏创意写作的精彩故事出现。

“这不过是个开场”,音乐和故事里,序章永远充满无限可能,“切题”不再是重点,创意和文笔愈加重要。教育是一场慢跑,一棒一棒接力,对于即将开启的高中自招面谈,这个文题也一个非常不错的话题切入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