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失眠越来越年轻化,我们该怎么办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推荐材料 |
失眠越来越年轻化,我们该怎么办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周扬 日期:2022-03-18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失眠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病症,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面对睡眠问题,你是否束手无策?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周扬医生在“造就TALK”演讲上和我们聊了聊失眠那些事。
我是一名医生,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失眠的临床工作。
今天这个话题,让我想起自己刚刚从事失眠临床工作不久遇到的一名患者。这名患者当时40多岁,受失眠困扰已经很长时间了,中医西医也看了不少,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她告诉我,她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一到晚上睡觉的时间,看到床就会感到恐惧。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病人跟我讲起失眠的真切感受,当时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随着接触的失眠患者越来越多,我才发现,失眠这样一个病症确实会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失眠的危害
说起失眠的危害,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切身体会。不管是3个月以内的短期失眠,还是3个月以上的慢性失眠,失眠对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第二天效率降低。假如我们头一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干什么都反应迟钝,精力集中不起来,还容易发脾气。
如果是长期失眠,除了导致记忆力、注意力下降,还会诱发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脏病等等,影响身体健康。长期失眠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得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防御能力降低,更容易得病。除此之外,长期失眠更容易导致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会失眠
过去有这样一种说法: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意思是说,失眠与年龄有关,中老年人才会出现失眠问题,年轻人似乎不大会失眠。
但是这些年来,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失眠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成年人中符合慢性失眠诊断标准的,目前已经达到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也就是说,在这些严重失眠的群体中,很多人的病程超过10年。
经常有人这样问:我为什么会失眠?我以前睡眠很好的,为什么这几年就不行了?其实这并不奇怪,失眠是一种身心疾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生理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失眠。睡眠节律一旦被破坏,你想要再重建它,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还是心理因素。
我最近在门诊遇到了一对母女,她们同时来就诊,女儿还小,是一名初三学生。这个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可能因为无论怎么努力,也没能达到理想的成绩,所以久而久之有了抑郁的倾向,与他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晚上经常睡不着觉。
她妈妈看到女儿的这个情况,心里很着急。她想开导女儿,把学业放一放,可是面临初三这个关键时期,又下不了这个决心。她想鼓励孩子继续拼一拼,但是孩子的状态非常不乐观,很可能健康会出大问题。所以,在两难之下,妈妈也开始焦虑,逐渐也出现了失眠的情况。
在临床上,我越来越多地遇到这类患者,他们大多是心理原因造成失眠。
常见的失眠误区
正因为失眠如此高发,带给大家很多困扰,而且有时治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很多失眠者会自己尝试一些方法来缓解失眠。比如,有的人睡前跑步,有的人睡前喝点酒,这些方法究竟有没有效果呢?
下面我们来谈谈常见的失眠误区。
误区一:睡眠不好就吃镇静安眠药。
在失眠这个问题出现以后,很多人把服用镇静安眠药不当回事,没有一种谨慎之心。我们一般的常用药大多是不需要处方的,但是镇静安眠类的药物,管制是非常严格的。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看到有一些失眠的病人,病程可能并不长,因为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出现睡眠障碍,就自行大量服用镇静药。
短期内,这些药物可能确实见效快,似乎很快解决了病人当前的问题。但是随着疗程延长,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慢慢显现出来,这个时候病人再想下“这条船”就没那么容易了。一般来讲,我觉得,3个月以内的短期失眠患者还是要慎重使用这些药物。
误区二:晚上锻炼有助于睡眠。有些失眠的人喜欢晚上跑步,而且强度还比较大,他们认为晚上锻炼,人会感到疲劳,这样有助于睡眠。其实这也是一个认识误区。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以后,我们的器官组织需要慢慢恢复,这个时候,如果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实际上是把身体的机能又振奋起来,反而很难入睡。
误区三:饮酒有助于睡眠。有一部分失眠患者因为晚上睡不着,于是希望通过喝点酒,借助酒精的作用帮助睡眠。但实际上,酒精对大脑皮质是有兴奋作用的,饮酒以后会使人睡眠的深度和连续性受到影响,反而是不利于睡眠的。
什么时候需要看病
有些人长期失眠也不去医院看病,究其原因,一部分人觉得自己还能忍一忍,另一部分人是因为畏惧安神助眠药物会有副作用,怕产生依赖。相反,还有一些人则过度积极,可能只是短期内的失眠问题,就开始吃安神助眠的药物。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看病呢?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短期失眠(3个月以内)的人,这个阶段尽量还是以个人调整为主,因为时间短,很多诱发因素是可以追溯的,解决了这些外在因素以后,你的睡眠可能就逐渐恢复了。在这个时期,你可以尝试一些比较柔和的治疗方式,比如音乐疗法、针灸、推拿,以及服用一些中成药等。
对于慢性失眠的患者,即整个失眠病程超过3个月,他们的睡眠节律已经遭到了破坏,要想重建的话,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寻求医生的帮助的。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那么,中医能不能治疗失眠?效果如何?
中医讲阴阳,阴阳失调,就会出现失眠。我们医生所做的事情,就是调和阴阳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讲,中医治疗会针对不同的病因有所区别。比如,有的人只是入睡困难,睡着了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中医认为这类人是因为阳气比较亢奋,所以用药主要考虑如何把阳气压制下去。还有的人入睡没问题,但是睡眠很浅,稍微有一点动静就醒了,中医会视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诊治。如果这个人在夜间容易醒,同时还有情绪上的问题,比如平时容易烦躁、发脾气,口也比较苦,那么中医认为这个人有肝火,要借助药物清除肝火,同时他也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有另一种情况,这个人夜间容易醒,但没有任何情绪上的问题,中医认为他多数是阴血不足,就是阴太少了,阳相对偏旺,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状态,无法达到和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补阴血,使阴和阳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平衡。
当然,临床上更多见的情况是,一个人既睡不着又容易醒,那么就需要将各种方法综合起来治疗。
失眠后如何自我调整
失眠是一种身心疾病,药物对于失眠治疗而言,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根除疾病。失眠的根源往往是心理方面或是环境方面的原因,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睡眠问题,个人的自我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要纠正个人的睡眠习惯,比如上床以后就睡觉,不要再去翻看手机、刷短视频。
第二,尽量避免会引发兴奋的食物,比如浓茶、咖啡等。
第三,睡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但是睡前可以适当进行像打坐、冥想之类的静态运动,它能够让你的身、心、神安静下来,使人更易进入睡眠。
第四,如果睡眠不好的话,那么白天尽量不要睡觉。在饮食上,晚餐尽量要少吃,食物要容易消化,并且睡前两个小时就不要再进食。
最后我想说,虽然有时候你的健康掌握在医生的手里,但大多数的时候,健康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失眠这种疾病,单纯依靠药物是很难获得太好效果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调整心态。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然而,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无法应对、无法达到你所设定的这些目标时,还是应该进行适当调整,降低目标和期望。因为健康毕竟是1,是基础,如果没有这个1作为基础,后面加再多的0,也是毫无意义的。
我是一名医生,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失眠的临床工作。
今天这个话题,让我想起自己刚刚从事失眠临床工作不久遇到的一名患者。这名患者当时40多岁,受失眠困扰已经很长时间了,中医西医也看了不少,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她告诉我,她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一到晚上睡觉的时间,看到床就会感到恐惧。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病人跟我讲起失眠的真切感受,当时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随着接触的失眠患者越来越多,我才发现,失眠这样一个病症确实会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失眠的危害
说起失眠的危害,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切身体会。不管是3个月以内的短期失眠,还是3个月以上的慢性失眠,失眠对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第二天效率降低。假如我们头一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干什么都反应迟钝,精力集中不起来,还容易发脾气。
如果是长期失眠,除了导致记忆力、注意力下降,还会诱发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脏病等等,影响身体健康。长期失眠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得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防御能力降低,更容易得病。除此之外,长期失眠更容易导致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会失眠
过去有这样一种说法: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意思是说,失眠与年龄有关,中老年人才会出现失眠问题,年轻人似乎不大会失眠。
但是这些年来,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失眠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成年人中符合慢性失眠诊断标准的,目前已经达到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也就是说,在这些严重失眠的群体中,很多人的病程超过10年。
经常有人这样问:我为什么会失眠?我以前睡眠很好的,为什么这几年就不行了?其实这并不奇怪,失眠是一种身心疾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生理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失眠。睡眠节律一旦被破坏,你想要再重建它,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还是心理因素。
我最近在门诊遇到了一对母女,她们同时来就诊,女儿还小,是一名初三学生。这个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可能因为无论怎么努力,也没能达到理想的成绩,所以久而久之有了抑郁的倾向,与他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晚上经常睡不着觉。
她妈妈看到女儿的这个情况,心里很着急。她想开导女儿,把学业放一放,可是面临初三这个关键时期,又下不了这个决心。她想鼓励孩子继续拼一拼,但是孩子的状态非常不乐观,很可能健康会出大问题。所以,在两难之下,妈妈也开始焦虑,逐渐也出现了失眠的情况。
在临床上,我越来越多地遇到这类患者,他们大多是心理原因造成失眠。
常见的失眠误区
正因为失眠如此高发,带给大家很多困扰,而且有时治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很多失眠者会自己尝试一些方法来缓解失眠。比如,有的人睡前跑步,有的人睡前喝点酒,这些方法究竟有没有效果呢?
下面我们来谈谈常见的失眠误区。
误区一:睡眠不好就吃镇静安眠药。
在失眠这个问题出现以后,很多人把服用镇静安眠药不当回事,没有一种谨慎之心。我们一般的常用药大多是不需要处方的,但是镇静安眠类的药物,管制是非常严格的。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看到有一些失眠的病人,病程可能并不长,因为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出现睡眠障碍,就自行大量服用镇静药。
短期内,这些药物可能确实见效快,似乎很快解决了病人当前的问题。但是随着疗程延长,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慢慢显现出来,这个时候病人再想下“这条船”就没那么容易了。一般来讲,我觉得,3个月以内的短期失眠患者还是要慎重使用这些药物。
误区二:晚上锻炼有助于睡眠。有些失眠的人喜欢晚上跑步,而且强度还比较大,他们认为晚上锻炼,人会感到疲劳,这样有助于睡眠。其实这也是一个认识误区。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以后,我们的器官组织需要慢慢恢复,这个时候,如果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实际上是把身体的机能又振奋起来,反而很难入睡。
误区三:饮酒有助于睡眠。有一部分失眠患者因为晚上睡不着,于是希望通过喝点酒,借助酒精的作用帮助睡眠。但实际上,酒精对大脑皮质是有兴奋作用的,饮酒以后会使人睡眠的深度和连续性受到影响,反而是不利于睡眠的。
什么时候需要看病
有些人长期失眠也不去医院看病,究其原因,一部分人觉得自己还能忍一忍,另一部分人是因为畏惧安神助眠药物会有副作用,怕产生依赖。相反,还有一些人则过度积极,可能只是短期内的失眠问题,就开始吃安神助眠的药物。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看病呢?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短期失眠(3个月以内)的人,这个阶段尽量还是以个人调整为主,因为时间短,很多诱发因素是可以追溯的,解决了这些外在因素以后,你的睡眠可能就逐渐恢复了。在这个时期,你可以尝试一些比较柔和的治疗方式,比如音乐疗法、针灸、推拿,以及服用一些中成药等。
对于慢性失眠的患者,即整个失眠病程超过3个月,他们的睡眠节律已经遭到了破坏,要想重建的话,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寻求医生的帮助的。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那么,中医能不能治疗失眠?效果如何?
中医讲阴阳,阴阳失调,就会出现失眠。我们医生所做的事情,就是调和阴阳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讲,中医治疗会针对不同的病因有所区别。比如,有的人只是入睡困难,睡着了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中医认为这类人是因为阳气比较亢奋,所以用药主要考虑如何把阳气压制下去。还有的人入睡没问题,但是睡眠很浅,稍微有一点动静就醒了,中医会视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诊治。如果这个人在夜间容易醒,同时还有情绪上的问题,比如平时容易烦躁、发脾气,口也比较苦,那么中医认为这个人有肝火,要借助药物清除肝火,同时他也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有另一种情况,这个人夜间容易醒,但没有任何情绪上的问题,中医认为他多数是阴血不足,就是阴太少了,阳相对偏旺,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状态,无法达到和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补阴血,使阴和阳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平衡。
当然,临床上更多见的情况是,一个人既睡不着又容易醒,那么就需要将各种方法综合起来治疗。
失眠后如何自我调整
失眠是一种身心疾病,药物对于失眠治疗而言,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根除疾病。失眠的根源往往是心理方面或是环境方面的原因,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睡眠问题,个人的自我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要纠正个人的睡眠习惯,比如上床以后就睡觉,不要再去翻看手机、刷短视频。
第二,尽量避免会引发兴奋的食物,比如浓茶、咖啡等。
第三,睡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但是睡前可以适当进行像打坐、冥想之类的静态运动,它能够让你的身、心、神安静下来,使人更易进入睡眠。
第四,如果睡眠不好的话,那么白天尽量不要睡觉。在饮食上,晚餐尽量要少吃,食物要容易消化,并且睡前两个小时就不要再进食。
最后我想说,虽然有时候你的健康掌握在医生的手里,但大多数的时候,健康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失眠这种疾病,单纯依靠药物是很难获得太好效果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调整心态。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然而,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无法应对、无法达到你所设定的这些目标时,还是应该进行适当调整,降低目标和期望。因为健康毕竟是1,是基础,如果没有这个1作为基础,后面加再多的0,也是毫无意义的。
前一篇:推荐:换种思路看职业教育
后一篇:推荐:有一种格子,叫“蒙德里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