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人力资源 提升管理水平
(2010-04-02 22:15:49)
标签:
泉州网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职业经理人 |
分类: 精英会 |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也因此被称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选对人,做对事”,被奉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真理”。本期早报精英会邀请企业高管和业内专家,就“企业如何选人用人”的主题展开探讨,他们分别了畅谈自己的观点。
观点一人力资源是资本而非成本
从前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不少外销企业举步维艰,于是有些企业把眼光投向国内市场,开始进行内销的尝试。特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庆先曾经在外销企业任职总经理10年,经历了从外销领域到内销领域的改变,他对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感触良多。
刘庆先认为,企业由外贸转内销,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开辟国内市场,而是企业战略定位的一次改变、升级乃至再创业的过程。企业除了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销售渠道问题外,还要组建一支骁勇善战的内销团队。
外贸界有个普遍现象:企业老总是公司最大的业务员。可以说,多数的外贸企业基本上还没有职业团队,但健全的职业团队却是进军内销市场的关键。刘庆先表示,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体系是内销战的资本,而非成本。
在刘庆先看来,内销企业如何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团队,人力资源战略与策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顺利实现这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因为,贵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的储备根本无法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专业而系统的工程。
自从2001年转战国内市场后,特步就一直致力于完善内销团队,尤其是2007年以后,动作更为明显。刘庆先透露,最近三年来,特步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引进了18位总监级以上高管,33位部门经理,118位营销与研发类人才,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初步显现。
“人力资源就好比人五脏里的肝,起着造血和排毒的双重功能。”刘庆先对人力资源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坦言,倘若提前三年引进这么多人才,能“存活”一半就不错了。
刘庆先提到,在人力资源建设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就是人才的储备建设。“企业储备人才,就像买了有升值潜力的期房一样,等到能真正派上用场时,期房就变成现房了,而且还是精装修的。”刘庆先介绍说,特步十分重视人才储备,最近几年,在校企合作模式上采用了五种办法:第一种是开设在职员工学历教育班;第二种是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训,提高企业中高端人才的整体素质与职业能力;第三种是与高校进行技术协作,为企业提供服装设计、研发、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第四种是与职业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利用校方师资、统招优势和人才培养环境,为企业定向、定位、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第五种是与高校进行校园招聘合作,多渠道发现和招纳研发、设计类人才。
观点二要用营销理念做内部管理
在一些人的眼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无非就是招聘工人、做好培训、管理好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等事。不过,在国内鞋服界有“中国服饰第一猎头”之称的何中国看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个系统工作,还是个营销工作。他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利用“内部销售”来争取公司业务部门全面的支持与配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也是一种营销市场开发工作。
何中国提到,由于市场品牌竞争的巨大压力,许多闽南品牌企业老板陆续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著名企业通过“猎头”的方式高薪引进高级HR(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有的HR职业经理人的年薪甚至达到100万元以上,力图改变以往HR管理的落后状态。但遗憾的是,老板们发现到,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这些专业的HR人员除了给企业一堆系统、漂亮的文案资料以外,带来的实际结果却是收效甚微,与企业的最初期望落差很大。这样的问题令闽南企业老板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这么专业的HR职业经理人还不能解决其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那么,闽南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HR职业经理人?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理念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对于这些问题,何中国的答案是“这些HR职业经理人并非不专业”,究其原因在于:民营企业老板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发难度和HR职业经理人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人际关系、工作开展难度认识不足;优秀的专业并不一定能带来优秀的管理绩效。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个复杂的管理推动过程,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会考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营销思维。
何中国认为,闽南品牌企业亟需引进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来全面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HR管理者是在做营销的工作,既然是营销工作,就要主动去调查了解“客户”的需求,深挖和拓宽营销渠道,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力拟订适用的HR服务产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抓住正确的时机向“客户”推销,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HR服务,然后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进行综合评估,找出差距所在,将拟订计划持续改善,如此反复不已,直至完美!“人力资源总监也是一个营销总监,不同的是他卖的是无形产品。”他说。
观点三以大商意识培育优势人才
在培育人才观方面,七匹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战略研究中心特别顾问蓝向荣介绍了该公司运用儒商精神的经验,提出“大商之谋,人力先行”、“以大商意识培育人才”等观点。
蓝向荣表示,儒商,是上世纪8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所以它带有很强的现代人对古代思想的认同色彩。所谓儒商,就是指那些极富“经世济国”社会责任感、“悲天悯人”思想道德观,将儒家思想精髓融入自身职业观的大商们。概括起来,大商要奉行“仁、义、信”。
大商,应该是诸多经商人士孜孜以求的终极梦想,但对梦想的设计与解析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而这需要一个强大的人才战略工程来实现。为尽快地实现七匹狼运动的大商之梦,经营者需要在企业的各个不同时期里不断寻觅、调整并培养符合各个阶段里具有同一价值观的优势人才。
在蓝向荣看来,为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创新需要,企业必须培养特色人才。这人才不仅要有专业之才,还要在价值观上与企业保持一致,要有做大事、行大商的胸怀,要懂得用适当的哲学辩证法解决工作上的疑点、难点。
引进人才是优化结构的重要手段,但单纯靠引进解决不了人才短缺的根本问题。在目前,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在行业中叫得响的技术专家,都是七匹狼运动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重点。但在引进的同时,一些不能为企业创造出其所需要的价值的,有时只能被舍弃。有些能创造价值但与企业精神、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不能求同者,企业也只能忍痛割爱。在新时期里,七匹狼运动追求的不仅是商业利益的最大化,更是一种“行大商、做实事”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这就要求合作伙伴,特别是分管副总与高管们,在管理组织与团队时,能够以“仁、义、信”来塑造自己,能够更多地去考虑企业所应负起的社会责任与商业道德责任。
蓝向荣表示,面对21世纪激烈的全球化商业竞争,世界普遍地认为全球市场及商业中心正在向中国倾斜,全球企业与中国企业的接轨将会越来越紧密,在全球企业已认识到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道德与社会责任时,企业只有“不待扬鞭自奋蹄”,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赢得商业先机。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