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微利时代下的利润支点

(2009-10-21 18:03:36)
标签:

精英会

经理人协会

东南早报

微利时代

利润支点

财经

分类: 精英会

抱团应对微利时代的挑战

精英论

  ●制造业面对剧烈变动的市场环境,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业务部门和生产部门是否有合作无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形象,需要将物流项目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制的日臻完善、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商品供需形势的转变,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产品的价格愈来愈低,利润愈来愈薄,企业的盈利水平急转直下。

  再往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种状况愈演愈烈。部分领域从暴利走向微利,从微利走向亏损。企业的生存变得日益艰难,一个又一个曾经辉煌的企业先后倒在了微利竞争的路上。

  上周,早报精英会联手泉州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就“寻找微利时代下的利润支点”的主题,邀请了彬伊奴(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柯金芳、石狮棒球手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葛宏胤、石狮高尔普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松山、石狮市泰王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李阳生等业界精英参与讨论。与会人士指出,微利是市场常态的形式已经来临,而独家企业无力去改变,与其被动应战,倒不如放平心态,主动改变自己,学会与微利共存,在微利中奋勇前行。

  观点一

  妙改材料增效益

  在今年经济走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寻找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市场涨声一片,也让康师傅这个食品巨头伤透了脑筋。为了保持业内老大的位置,康师傅开始在包装材料上做文章。

  康师傅一年中单用于包装方便面的塑料薄膜就可以绕地球12圈,包装辅料浪费极大。在生产厂和配套厂的协作中,其对长尾包装材料进行成本控制,采用了“13”的滚动模式,即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每周进行下一周的产销协调,并且预测后3周的生产规模;在实行产销协调以前,只有30%的包装辅料生产是准确的,“13”模式的推行令精确度提高到了70%。康师傅对包装材料进行的成本控制,不仅降低了成本,市场竞争力也大大增加。

  柯金芳认为,制造业面对剧烈变动的市场环境,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业务部门和生产部门是否有合作无间的“协同作战能力”,若合作得好可实现产能的效益最大化。

  观点二

  着重提升物流效率

  在传统的木制家具物流模式下,产品一般是由代工厂船运送交进口商仓库储存,直到经销商下订单才包装、出货至买方仓库和店面。冗长的物流过程里让传统家具业效率受损。

  广东一家具厂改变了家具的物流策略,改为提供进口商在内地的物流仓库,待经销商下好订单,企业可在仓库取货、装船出口,把产品直接送至经销商仓库或店面。

  “在这过程中,买方仍然只付了一次国际运费,但人工搬运成本省了三分之二,总成本节省了25%,在时效上也加快了25天。”这位家具厂负责人仔细核算了新物流模式的经济效益,“而这样的模式对已经走向少量多样的家具采购服务相当有利,同时也减少对毛利的压力。”

  葛宏胤说,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形象,需要将物流项目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为抢占市场制高点,保障重点和新进区域销售,需要建设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同时构建供应链,提升竞争力,提高物流效率与效益。

  观点三

  抱团发展应成共识

  侯松山说,大环境严峻的情况下,企业的“单打独斗”不免显得势单力薄。抱团发展应成为微利时代中企业的一种共识,企业要通过产业合并和销售通路整合来应对危机,提高企业的利润。

  企业可通过策略联盟及资源整合创造附加价值,如果某些企业有共同的采购或者销售管道的时候,可以共同采购搭配销售,从而降低成本。

  一些大集团企业在内陆腹地都开始设立自己的仓库,而一些小的企业商品也进入这些市场却没有自己的仓库,抱团发展的话,大家就可以互相搭配,管理成本会降低很多。

  他说,通过打造品牌企业联盟,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管道拓展的同时链接资源求得支持、共享双赢,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好办法。

  观点四

  合理安排生产日程

  李阳生举例分析说,某工厂的产能已接近满载,突然接到客户的急单,此时要将之插入生产排程、排挤其他订单,抑或是延后此临时急单的出货,经常取决于制造单位片面的信息作判断,缺乏策略面的思考来做决策。

  他认为,每一笔生产排程都可以计算出“毛利贡献度”,也就是工厂的投入,为公司创造多少实质的收益;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之间,也应该有重要性高低之分。

  负责整体产能分配的制造主管,当遇到资源冲突、必须在不同排程之间取舍时,应具备“市场导向”的思维,并将生产决策联结到公司整体的营运策略。公司主要的战略客户、全力发展的产品线、高毛利的订单,应该获得优先级较高的支持。业务单位在“产销协调”中的职责,就是要提供足够的信息,协同制造单位作出正确决策,使产出效益最可能的极大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