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企业用共同价值观留人

(2009-07-22 11:11:04)
标签:

精英会

经理人协会

东南早报

和谐企业

价值观

文化

分类: 精英会

本期精英会主题:如何构建和谐企业,留住优秀员工

和谐企业用共同价值观留人

    家和万事兴,一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和谐的氛围。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构建和谐企业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之一,企业立足于社会,和谐发展是必经之路。

和谐企业用共同价值观留人

柯金芳

和谐企业用共同价值观留人

王炳华

和谐企业用共同价值观留人

傅孙明

和谐企业用共同价值观留人

刘 

  上周,早报精英会与泉州市职业经理人协会联手,以“如何构建和谐企业,留住优秀员工”为主题,邀请了福建闽发铝业有限公司总办主任傅孙明、福建闽发铝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炳华、福建诺奇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刘斌、厦门三得兴制衣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向金港、彬伊奴(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柯金芳参与讨论。

  与会业界精英认为,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是使企业、职工、社会三者利益得到协调、均衡发展。作为企业,主要是要依法用工、善待员工,积极征得员工的文化认同,更多地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对于员工来说,应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公司的利益,为公司的经济发展尽心尽职,认真履行创建和谐企业的职责和义务,求得公司和个人同步发展的共赢结局。

  他们认为,企业面临困境时更需要员工发挥创造性,一家企业不是简单的企业老板与员工的雇佣关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要和谐就要有核心、有信念、有共同的价值观。

  ●观点一

  文化引领企业和谐

  傅孙明认为,企业和谐有赖于各方面关系的融洽。他说:“没有劳动关系和谐就不会有企业和谐,没有企业和谐也就不会有社会和谐。企业要构筑起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的和谐环境。”

  他认为,老板与员工、上下级以及员工之间的三个层面都要有融洽的关系。企业要以文化为导向,打造企业凝聚力。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带着员工一起进步。

  他说,企业老板是企业的领航人,老板和员工的角色定位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公司的稳定与发展,处理得好,公司就会长足发展,反之,则会严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他说:“老板的事情由员工来做,员工的事情由老板来做——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效益要靠员工来做;员工的生活、后顾之忧要靠老板解决。老板关心员工,员工热爱企业,形成互动和谐的关系。”

  他认为,企业上下级关系,是企业内部的重要关系。上级以关心换忠心,上级要主动关心员工,才能换取员工对上级的忠心。经常关心员工生活、思想,主动对员工嘘寒问暖,这样比较容易留住员工,让其融入集体当中。他说:“大部分农民工,远离家乡出来打工,希望有个和谐、顺畅的人际关系。上级对员工关心、爱护、帮助,是企业留住员工的重要因素。”

  员工之间的关系,来源于企业,员工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把企业的事情做好,是企业和谐的表现。

  他说,企业要和谐就要有核心、有信念、有共同价值观。“这些东西是从老板那里来的,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灵魂。企业家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让员工接受,是企业拥有长久战斗力、凝聚力、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他认为,企业员工间要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企业才有凝聚力,才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方向。 “劲往一处使,企业才能和谐。”他说,“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有多少制度,写多少标语在墙上。重要的是企业文化渗透在员工的心里有多深,这个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家的灵魂。”

  福建闽发铝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炳华指出,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组织细胞,内部能否和谐,除了雇佣关系外,企业还要建立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感染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让员工感觉到除了打工赚钱外,企业也是自己的家庭,企业要用对员工的付出换来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

●观点二

  要提高员工满意度

  傅孙明认为,企业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他说:“员工满意了,高兴了,就会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家,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

  他说,企业首先应该主动关心员工,为员工排忧解难。如员工的小孩没人带,企业可以组织托儿所帮助员工带孩子,让员工看到企业是其靠山,有归属感、认同感,把企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不要让员工有打工思想。

  其次,要为员工提供好的生活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要让员工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作出自己的贡献,要关心员工健康;加强员工思想工作,及时化解员工矛盾,充分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把员工的矛盾、抱怨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第三,企业要有正确的舆论向导。要加强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他介绍:“公司内部每月出一期或两期企业报,把员工的意见或者老板的所思所想刊登在内刊上。每周有墙报,每个月有员工的生日晚会。我们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给员工交流、互动的机会,同时了解公司的动态。”

  他建议,还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减少矛盾,因为内部公平比外部公平重要。“中国人历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怕穷而是怕不公平。企业要在员工工资、福利等方面能够实现公平、公正、公开,让员工感到付出得到了应有的报酬。”他介绍,其公司在绩效考核方面采用计件工资,大部分是班组计件加考核,每个车间班组都有分配方案,并把方案公布给员工,让员工参与讨论,提出建议。

  王炳华认为,对工人来讲,企业创造公平的劳动环境、工作生活环境是基础。公平有很多方面,如薪资与周围公司比较是否公平、公司内部车间班组之间的工资分配是否公平、职工是否有平等的升级机会等。

  他说,相关部门也要倡导企业建立与员工正常的、有效的、合理的对话机制。他说:“企业与企业的工作环境、人员构成都不一样,高管、中低层人员的素质不一样,参差不齐,难免有小矛盾、不平等、不和谐的现象出现,要建立一种对话机制,和员工对话,共同解决问题。”

●观点三

  职业化是发展方向

  福建诺奇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刘斌说,和谐企业首先要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泉州鞋服板块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为业界所关注,例如九牧王的常青林文化、利郎的简约哲学、诺奇的感恩文化等。

  企业文化是和谐企业的外在体现。他说:“这种企业文化熏陶、传承,可以剔除员工之间的矛盾。当然,文化精神是不可能短期内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整合慢慢形成的。企业文化形成后,贯彻制度、员工培训等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激发效果。”

  他介绍,现在很多企业开始施行情感营销。管理是冰冷的,而人是活的,管理的主题和客体都是人,管理需要情感,管理的方式、手段和举措都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感受和老板的思维。“比如,公司决定改革薪金制度,必须考虑要怎样和员工沟通,才不会出现一些异议和产生一些误导,要考虑怎样给员工做一些疏导。”他说,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基层员工的需求可能是一些物质基础方面的,而中层员工看重的可能是公司给他的发展平台,高层看重的可能更多的是老板的个人魅力。

  他认为,从情感管理的角度来讲,怎样去管理不同层次的员工是值得深思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他们不是忠于某个公司,而是忠于某种职业。怎样促进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化发展相结合,将成为泉州民营企业新课题。

  刘斌说,在执行力层面上,他和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士接触交流后发现,企业政策让管理层执行,但过了几天后往往又开始改变了。朝令夕改对员工的稳定性很不利。

  他认为,保证执行力,对企业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后勤部门的物质保障,福利、工资、住宿、就餐环境等,对一线员工工作热情及彻底执行的工作状态起到推动作用。

●观点四

  要实现价值成果共享

  厦门三得兴制衣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向金港认为,企业在吸纳人才方面,做到人尽其才,是近年来闽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碰到的重要课题。他说:“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难免将降低人力成本列入优先考虑的范畴,既要重金招人,又要降薪裁员,于是构成企业行为的一组矛盾,由此可能在企业内引发一轮冲突。”

  他认为,市场资源有限,企业往往选择在自然资源、资金、时间和人力等企业资源上进行重新分配,而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知识能力的重要指标。

  他说:“由于闽南企业纷纷由制造型工厂向品牌化运营转变、由出口向内销进行大幅调整,随之而来的对知识的渴求和倚赖,并形成了一个缺口。企业要招对人、用好人、留住人,首先要树立一个恰当的管理观念,即发挥物以类聚的‘群才效应’。”

  他认为,企业内同事之间的真实关系往往是彼此合作且彼此竞争,彼此监督并彼此服务,所以需要相互认同的价值观、合拍的作业流程以及等同的任职能力,这样才能保障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执行链条的顺畅。

  于是,企业为了维护这份难得的“等同”局面,不遗余力地大搞企业文化宣传和岗位能力培训。而企业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企业配套相应的机制,这是目前闽南企业管理的一块短板。

  他认为,短期内务实并有效的方式就是尊重“物以类聚”的原则,即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首先出台甄别人才的量化标准,比如有关能力、性格、品质、爱好、经历、资历等等,待决策层明确并取得一致意见之后公布,由用人部门在标准条件内选才,这样募集的团队就会产生“群才效应”——同事之间在彼此合作中共享价值成果,在彼此竞争中学习改进方法,在彼此监督中完善职业操守,在彼此服务中理清作业流程——如此,才不至于因为人力资源内部良莠不齐,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观点五

  员工是企业最大财富

  彬伊奴(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柯金芳认为,泉州服装从产品生产型向品牌经营型转变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品牌体系中来。

  他认为,通过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性,增强公司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简单来说,员工才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企业只有善待员工,员工才会善待企业。“要关心每一位员工的成长,员工都是企业大家庭的一员。”柯金芳说,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要团结、要相互关心和尊重,企业才会有凝聚力,品牌也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他介绍,近来,彬伊奴公司在加大企业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还在创建彬伊奴品牌精神文化内涵和激发员工劳动潜能上下了功夫。

  他说,为将品牌文化建设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细节中,公司每年投入百万元资金,用于员工的学习培训,重金邀请了中国企业管理实战派教授,对营销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团队建设与领导艺术培训,并在企业中先后成立了妇委会、工会等与员工利益相关的组织,每年拨一定的款项给相关组织做经费,通过组织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职工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努力为职工营造“家”的感觉。

  其公司还制定了每月为过生日的员工集体做寿,公司广播室为他们点歌祝福的特别规定;制定了企业领导每月抽出一天时间,设立员工接待日,让管理人员亲自倾听工人们意见的制度。

  用企业文化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增值,该公司聚起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彬伊奴服务,以设计休闲服饰见长的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陈闻、刘勇等也先后加盟到彬伊奴品牌的创新设计中,用品牌精神塑造员工强烈的归属感,使该公司1500多名员工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释放,并融入品牌文化建设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