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难中的香港精神

(2012-10-08 09:47:12)
标签:

梁振英

香港

海难事故

民间机构

东方之珠

杂谈

 
□吴木銮

    2012年10月1日,香港发生重大海难事故。维港赏烟花是香港人逢节庆的一个传统节目。如果能够登上游览船只近距离观看烟花更是一种奢侈。今年国庆中“奢侈”成了重大灾难。在香港南丫岛附近,两船相撞,引致39人死亡。这对一个以“大海”为城市精神的现代都市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此次海难事故的处理,民众与政府的互动,也显示了“东方之珠”的魅力。

    海难发生后,媒体反应极其迅速。许多从业人员放弃休假,加入到一线报道。从救援过程到死亡人数,从政府作为到民间反应,媒体及时将事实呈现出来。从头到尾,没有香港媒体公开抱怨采访受到政府或其他部门的阻挠。对于这一城市大多数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准确的信息。他们的亲友有可能在海难中遇难,因此媒体报道是重要的新闻来源。而对于政府来说,媒体的报道也可以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参考。

    行政长官梁振英在事发当晚就去事发现场附近视察。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特首没有登船到海难事故现场视察;二是他在海怡半岛码头视察时间也较短。这有两方面原因,作为特首,他在保障公众安全方面负有行政责任,他应该了解一线的总体情况。不过,一线的指挥和调度应由专业人员处理,因此他不能干预太多;另一方面,长时间、兴师动众的视察反而会影响一线的救援工作,因此他没有乘船前往现场。

    之后,他去医院探望伤者,在医院召开了一些会议。此后,他在政府总部主持了一些应急会议。10月2日,特首和政府多个部门首长一起举行了记者会,向记者详细解释了事故及政府应对情况。他宣布成立独立的调查委员会来查清事实。此海难事故极其严重,且与公众利益紧密相关,因此要由具高度公信力并独立于政府的人士来研究事故原因、总结教训等。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个委员会虽然由政府进行任命,不过委员会的报告有可能批评政府的一些做法。

    此外,梁振英还宣布将10月4日定为全港哀悼日,由4日当天开始连续三日下半旗志哀,而主要官员取消非必要的公开活动。此外,特区政府还设置吊唁册供市民悼念。有意思的是,10月2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外出午饭时喝了两杯啤酒,被媒体广泛报道,有媒体认为他在此期间喝酒是不适当的。海难事故中一位与母亲同行的英籍小孩也告丧生。因此,英国驻港总领事馆也于10月4日正午12时默哀三分钟,而该国国旗连续三天下半旗。

    香港的民间机构在灾后的作用更为重要。香港灾后心理辅导协会安排超过200名辅导员为海难亲友提供全天候辅导服务。而该协会负责人认为,在意外发生后的一周至六周是接受辅导的重要时刻。除此之外,香港还有大量社工,他们也会向学校、社区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上门咨询服务)。

    除了政府和民间机构之外,香港人在危难中所表现的“道德水准”也让人看到美好的一面。海难时,一位装修工打算救其妻子时发现身边一位游客即将溺毙,他将自己身上的救生衣给了对方,结果发现其太太已经失踪。幸运的是,他太太在同时也被他人救出。而“肇事”船只(实际的责任有待委员会的调查)的船长陷入严重的自责之中,出现创伤后遗症。尽管这次海难中针对政府的作为,香港市民仍有异议。此次海难处理却显示了香港的魅力:政府、民间团体和市民都表现得克制和勇于承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