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尼系数“偏低”公布也无妨

(2012-01-20 09:11:35)
标签:

基尼系数

香港

警戒线

统计

杂谈

吴木銮

    在用尽各种科学方法来调研收入的前提下,相关基尼系数即便不够准确也是可以面世的。政府与民众坦诚相见,双方才能同甘共苦。

    据报道,近日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统计局较难获得高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的信息,因此目前城镇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偏低、无法公布。但在未来会公布全国统一的基尼系数。

因为官方没有公布全国统一的基尼系数,很多学者做了一些求知的努力。遗憾的是,尽管学者们的研究是严谨扎实的,但基尼系数的估算差距很大。甚至有学者认为部分地区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也就是地方政府在超级“警戒线”上运行着。

   各种估算尽管有差距,但人们对于收入分配的担忧程度是在上升的。从一些全国性的调研来看,收入分配和腐败一样,成为民众和官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统计局需要有所作为,尽快发布科学的数据,避免各种误解。至于高收入阶层收入信息难以获取,因此就不公布城镇基尼系数,这种判断有值得商榷之处。

各种统计方法都有缺陷,以统计无法触及高收入人群而不公布相关数据,说服力不足。以美国为例,许多研究认为,美国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该国大部分的财富。不过,美国的官方统计调研中,也很少接触到这类人群(电话或者入户调查都可能被拒绝)。富人难以调研的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大体相似,这中间可能会有程度差异,但不至于让统计完全失去参照价值。

    因此,除非是一些统计官员为了刻意避开富人,而扭曲相关的统计方法,比如把随机的抽样做成了非随机的抽样,违背了统计的规律。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数据当然是不可信的,也不可以公布。只要统计人员在用尽各种科学方法来调研收入的前提下,相关的基尼系数事实上是可以面世的。

    统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还认为,统计方法调整需要注意社会的接受程度。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统计部门大可不必多虑。其实,对于基尼系数有“警戒线”的说法,意见也很不一。有人认为,越过“警戒线”社会就可能处于动荡状态;但也有人认为“警戒线”只适用于西方社会,在有儒家传统的社会里,社会分配不公与社会动荡之间的关联还不是相当紧密。比如香港,基尼系数长期在0.5以上,社会也没有发生动荡。

     而且,统计数据本身,不可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工具,只会增进社会的理性决策,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还以香港为例,即使香港特区政府不公布那些惊人的数据,人们对收入分配的负面情绪仍然会上升。而有了基尼系数,政府的决策可以更加理性。这几年港府加大动用财政资金的力度给低收入阶层缴纳租金、儿童学习费用等。

统计部门追求统计质量,值得赞赏,但是这并不妨碍在提升统计准确性的同时,将现有数据发布供社会参考。充分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民众做出科学的决策。政府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最重要就在于与民众坦诚相见,这样双方才能同甘共苦。其中,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起到关键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