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税负其实并不低
南方都市报 |
深圳读本深评 | By
吴木銮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香港税务局近日公布税收数据。2009至2010年度,香港10万人交了当年度六成多的薪俸税;而更早的财政年度,收入最高10万人交了接近七成的个人所得税。除了个人所得税由少数人来缴交外,支出负担重的人口的税负也比较低。已婚人士的免税额高达21.6万港元,个人收入在这个下限者无须纳税。而子女抚养费也可以计入免税额。各个家庭对子女的投入不均,所以政府统一规定每名子女获5万元免税额,而父母、祖父母一辈的可获3万元免税额。当然还有其他的免税额。因此,穷人的税收缴交得很少。
当前财政年度的香港税收有三个“最”:一是总税额创历史最高,达到2090亿元;二是个人所得税高达442亿元,也是历年最高;三是博彩税有较大幅度的升幅,达到147亿,也是历史最高。
不过,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发达经济体中,个人所得税是政府税收最重要的一项。而在香港,印花税却高于个人所得税。从这个角度来说,开发商、炒房者和实际购房者对香港税收的贡献更大。“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香港的许多公共政策不能拿房地产业开刀。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程度在发达经济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许多打工仔虽然不用纳个人所得税,却因房价高而被变相抽税。除非有合适的房屋政策(包括商品房和公共房屋),否则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们不会认为自己没有被政府抽税。市民购买商品房,一方面利润留给开发商;另一方面利润流向政府的库房。因此,不用缴交个人所得税不等于香港的市民实际税负很轻。
香港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税收收入波动较大。从全球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房地产相关的税收都相当脆弱。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对稳定的税源,而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从1999年起,香港政府出台了七个赤字预算案。而现在又是公共资金花不完,最终决定向市民派钱。
香港社会发展比较畸形。许多优秀人才进入房地产业或者金融业。而一些有利于香港未来发展的行业却人才缺乏。因此,低税负和高房价是香港经济的一体两面。
有专家指出,香港税基过于狭窄。虽然收入最高的10万人支付了六成个人所得税,数字背后的含义相当含混。有许多人认为,香港应尽快引入税基较广的间接税收。除了商品服务税外,香港税务学会还提出要开征环保税等税种。
其实在过去数年内,香港也数次上调如烟草税等税种的税率。2009年宣布上调烟草税50%,2011和2012年度又上调41.5%。有团体认为,香港每包烟的价格最终可能要调至70港元左右。看似很大的举动,但烟草税的税额与印花税相比微不足道。
税收与公共政策话语权紧密相关,因此人们不难看出香港税制的问题。
香港税制调整方向是降低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大力增加间接税。而个人所得税的税基问题在一个可接受的房屋政策出台之后,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