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府为何以昂贵地皮换古迹?

(2008-02-02 17:21:11)
标签:

景贤里

文物

香港

三坊七巷

文化

 

港府为何以昂贵地皮换古迹?

  吴木銮

   如何对文物保护和私有产权保护进行平衡,是很多政府面临的难题。香港景贤里的例子非常典型。这个只有 71 年历史、在内地许多人看来根本不算“古”的建筑,自去年 9 月起引起香港媒体关注,至今总算尘埃落定。香港政府破天荒用价值5亿港元地皮换景贤里产权,保证了业主的权益,也留下了香港人的集体记忆。

   景贤里建于 1937 年,位于香港岛湾仔司徒拔道。投建者是当年香港一代首富李宝椿的女儿李宝麟和她的丈夫岑日初。景贤里由 1 座楼高 3 层的中式宅第和周边配套建筑组成,是非常典型的南方建筑,也被业内专家认定为华南地区保存得最好的岭南风格大宅。据说这个建筑糅合中西建筑风格,影视剧的导演多喜好此处。著名的香港影片《京华春梦》和另一部好莱坞大片在此拍成。 1977 年,香港话梅大王邱子文用 2.4 千万港元购入此宅。 2007 年初,邱的后代把景贤里卖给据称是内地一位商人。此后,新业主在 2007 年 9 月开始把部分瓦顶、窗框等拆除,引起当地的媒体和居民强烈反对。政府随后紧急补齐程序,把景贤里列为暂定古迹。

    之后,香港政府与业主取得联系,谈判的方案均传有多种。方案中也有“业主以象征式赔偿方式交出大宅”之项。但是,香港毕竟以市场经济著称,因此对价很难避免。根据香港发展局近期公布的消息称,业主许诺将景贤里的所有建筑交给政府,而政府的对价就是一幅面积大体与景贤里相似的地皮交换。而这块地皮与景贤里西面相连,这样也比较容易估价。据称,同时受惠的还有两处建筑群,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保护。

    事实上,文物保护与私有产权的冲突问题不仅现于香港个案,在内地此类案例也比较多。有媒体曾报道,深圳市政协委员的调研发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万世居住满了租户,居民们的生活破坏了古迹的完整性。但是,这个建筑物的产权并非为政府所有,因此保护很难落到实处。而另外一处“鹤湖新居”也面临同样问题。这个建筑群的产权是私有的,文物保护监管单位的介入有很大难度。福州的“三坊七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要到过此地的人都会惊讶:一个占地面积只有 44 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在近代出了如林则徐、严复等 100 多位历史人物。这也是我国近代沿海城市对外开放集体记忆的一个缩影。不幸的是,此地也存在文物保护和产权冲突的问题,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这里的大量文物被毁,引起许多知名人士反对。现如今,福州计划用 30 亿元资金修复保护三坊七巷。其中的教训值得深究。

    总体来看,香港的文物保护是否到位,值得怀疑。不过,景贤里的破坏引起媒体的关注,及至政府首次用换地的方式解决文物产权问题,当是一个好的先例,也值得内地一些城市学习:政府损失了地价收入,却给了后代一个交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