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竞争需要多嚷嚷
吴木銮
图为12公里长的防护墙,有人称这为新柏林墙
德国波罗的海岸边的海利根达姆是德历史上第一个海滨浴场,附近都是古典建筑。本周,它将迎来大批当代王公贵族——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今年由德国做东。
人们正在忙活两件事:一是要求取消1932年授予希特勒的“荣誉市民”称号;二是部分当地居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抗议者正在为迎接G8而筹备抗议活动。他们正在策划如何堵住飞机场到会场的路。
这里将修一道高2.4米、12公里长的防护墙,外围还有四层铁丝网。政府甚至规划,一旦抗议者毁坏道路,他们还将用直升机运客人进来。
笔者近日经过那里时发现警察陡然增多。当地媒体说,警方突然对一些可能反对峰会的团体进行检查。这引发许多民众的不满,抗议者拎着酒瓶与警察对峙。6月2日的对抗最为强烈。据说上百警察受伤。
德国《世界报》说,警方在没有出现大规模抗议前就仓促采取行动,给今后的抗议者增加了口实。但不管怎样,警察这样做是为防范于未然。《南德意志报》则认为,这次行动有点像反恐,非常不合适。
每年的峰会都如此。G8的重要议题是全球经济合作。在这场合作中,利弊得失很难有定数。就像非洲和南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其中的一些国家越来越穷。以至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前不久宣布将对部分能源企业进行国有化,并退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让西方政要目瞪口呆。
G8的反对者的观点大体集中于几个方面:一是反对大公司与政治权力合作,损害中小企业和平民的利益;二是一些发达国家把污染高的企业搬至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的损害不可估量;三是失业问题,发达国家的企业外迁,引发当地失业率上升等。
对这次峰会来说,现在已明确透出的信号是,不管是哪一方其实都会谈到中国的议题。峰会本身有可能会有个声明,要求解决中国多年贸易顺差问题。而抗议者中的许多人也关心中国的产业,特别是服装和鞋类产品等行业。笔者在德国时多次经历别人扔过来此类问题,质疑中国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他们认为,中国的服装和鞋类企业得到了银行的很多帮助,所以不仅产品质量好,价格也便宜。
这些想法完全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在欧洲人的商店时,最畅销的就是中国鞋。年轻人一身上下完全是中国货的不在少数。而中国的厂商多属民营企业,他们并没有得到明显的金融优惠,获得信贷的渠道非常有限。之所以有竞争力,在于低劳动力成本,以及企业管理能力的迅速提高。
但奇怪的是,中国的企业在遇到各种贸易案例时,要么互相拆台,要么沉默不应诉。
如果换个角度看,中国的企业和民众也多嚷嚷,把事实告诉外界,应该也能获得更多同情者。即便要为此花一些成本,那也是值得的在全球化之车无法阻挡的情况下,学会其中的游戏规则当是上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