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要交教会税
周日商店的停业,原因不完全在于法律的规定,而是宗教礼拜的考虑。这里的许多居民要按月交教会税,然后由政府分拨给教会团体。散步中,隔几个街区就是一个教堂。有人说,这里是政府与教会、皇冠与祭坛、总统和牧师的统一体。
一个记者曾经写过一本书,谈德国宗教。说“政府和教会”是基于法律框架下的一种伙伴关系。这与美国、法国更加强调相关的独立和分割是完全不同,也与英国、瑞典、俄国和希腊那里国家教会有特权不同。
在德国,即使是没有基督教的社区,也要交大约个人收入9%左右的教会税。然后分配给各个宗教团体。具体来说,如果在人口登记中或在税务报表中承认是某种宗教的信徒,就要交纳。而宗教团体呢,可以在公共的广播系统上传播他们的观点,给在医院或监狱或军队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而一些幼儿园、养老院、难民营等也由德国宗教团体来运作。
现在在德国,大约有2760万路德宗的基督徒,2750万罗马天主教徒。这大概占总人口的67.5%。另外,有数量不大的东正教徒,浸会宗教徒和卫理公会派教徒。还有一些人信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柏林,可以常见信犹太教的人。柏林墙倒塌以后,当年有许多定居在前苏联国家的犹太人要求迁移到德国。德国也给了一个极为宽松的政策,就是不问政治立场,在发放移民证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因此,很快就移来八万多犹太人。而西德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曾经从土耳其借来了一些劳动力。但这批信奉信伊斯兰教的人大多现在留在了德国,子孙后代也不乐意回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东德地区,宗教仪式和宗教热情均明显低于前西德地区。平均只有5%的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礼拜,据说是世界最低的地方之一。东部地区举行洗礼、宗教婚礼的数字也低于西部。
在德国的宗教历程中,马丁·路德是个重要的人物。他的《圣经》德译本是优美、华丽的散文,对德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影响。许多识字的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而不依赖教会及其教士们。他1510年去罗马旅游,耳闻罗马牧师的贪污腐化和世俗观念,他感到震惊。 1517年10月31日,路德把他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腾贝格大学教堂的大门上,猛烈地批评了罗马教会的贪污腐化。他否定了教皇和总教会会议的权威,坚持只接受《圣经》和公理的指导。路德被传叫到教会官吏面前,经过多次审判。最终他们根据路德的《蠕虫的饮食》一书(1521),宣布他为异端分子和犯法分子。他的著作均被查封。有意思的是,他的观点在德国人民和许多德国王亲中赢得了广泛的支持,这种支持足以使他避免遭受任何严重的刑罚,不过,他还是不得不隐藏了大约一年时间。
谈起美国政客一项爱好,德国人总是忍不住嘲笑一番,美国人标榜政教分离,但是却张口闭口宗教。我也常听到广播中布什一场演讲后总是不忘说上一句话,“上帝保佑美国人”。而在德国,政客如果这么说却会被认为是非常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