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首选法则是汽车消费新闻的荒唐之笔
12月4日,又有一位好友驾车在北京机场出来时与他车相撞受伤,至今还没出院。两辆车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车系,价格相近,一辆全毁,另一辆车上的人观察半小时后就出院了。
同一天,新华每日电讯登了一条新华社沈阳12月3日的专电,称购车者最关心八大问题。举前三。
三是安全配置。沈阳最近一起交通事故引起人们关注,一辆高速行驶的宝马汽车迎面将叉路中央的一块十几吨重巨石撞翻,车身几接乎散了架子,路人惊叹开车者必殒命无疑,但几个气囊却令这位老兄毫发无损,在现场还能掏出手机给朋友打电话。
虽然,该文作者也提到大多数购车者特别关注安全因素,“命比车重要”,“ABS”“EBD”、安全气囊、车身防盗系统、倒车雷达等成为最关心内容。但是潜意识里面早已把油耗看得比安全配置更重要,这种心态不仅是国内记者有,国内消费者也有。
曾经与华尔街日报一位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记者沟通过,他说不管是做什么样的汽车消费新闻,始终要告诉消费者,汽车的安全是第一位。这实也是欧美一些国家包括日本国内消费者买车考虑的首要因素。
经常陪朋友去看车,发现他们最关心的是油耗多少,款式漂亮与否,这种逻辑看上去不可思议,但现实中却每天都在大量发生,有些人花个十来万元买个车居然没有安全气囊的车,但在许多国家里,安全气囊是个最低配置,不管消费者如何选择,安全配置是法律强制要求设定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固然与这几年国际油价上涨有关。其实更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汽车新闻被广告商所左右有关系,而且是某些国家系的车辆广告投入有关系。其实这种系列的车之所以号称省油,办法很简单,就是把车皮做薄、做轻。而技术上是否是最领先,这完全没人考究过。
哎,我们的国民为何总是要吃一堑长一智呢?这种连三岁小孩也懂的道理却在现实中被严重误读。不知道我们的汽车正确消费观何时能形成?真没谱。
文/吴木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