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龙王”台风袭闽之后,福建在反思应对本次洪灾的过失之处,提出将适时建立省、市、县、乡镇主官假日待岗制,以防止部分“走读”官员休假带来的弊端。
米兰·昆德拉说过,历史总是无止境地重复自己(History endlessly repeats itself)。
四年前,“飞燕”台风袭击福建。福建日报报道,福州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因灾死亡71人,失踪83人。当时也是个周末,许多“走读”官员都纷纷回到自己的安乐窝,甚至有些干部还从正面袭击地平潭县跑到福州市区来参加宴会。
“书记乡长走读生,一人一辆轿车送,半晌报到乡政府,太阳不落回县城,辛苦差事廉政官,心内愁闷表面挺。”这是农民朋友给走读官员的精彩描写。
吉林省有关部门在专门调查中发现,在全省909个乡镇中,党委书记、副书记异地居住的占总数的53.4%,1620多名乡镇长、副乡镇长,在城里居住的达到28.7%。在吉林省9个地市中,干部“走读”最多的已经达到乡镇干部总数78.8%,最少的也在29.7%。据四川省有关部门调查,全省近5000个乡镇中的“走读”干部,曾一度占乡镇干部总数的近30%,有的乡镇“走读”干部占其干部总数的60%以上,其中,“走读”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占乡镇一把手总数的近40%。
其实,老百姓都了解,“走读”干部所占比例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其二,当前的户籍制度也不利于这些官员家属的流动,导致部分官员以回家照看妻儿为由经常离岗。
其三,公车私用方便了“走读”官员。现在交通发达了,乡镇到县城也不过两三个小时,少则几十分钟。现在许多城里的白领也住在乡下的别墅里,早出晚归。于是这些乡镇官员也认为为何不能学他们呢?反正出了事情还可以很快赶回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许多官员大多常年驻在任职地,一到夜晚,就到群众家拉呱,群众的心思这些干部很了解。
现在往往就是“走读”酿成大祸。“飞燕”台风登陆也在黑夜,一登陆就把当地交通完全毁坏了,这时候县乡干部要往回走,简直是不可能。而群众们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没有充分的信息,往往也麻痹大意,就产生大量的死亡和失踪。
这种“走读”干部也带来财政负担加重。有些干部在任职地一日三餐吃住在宾馆,公家既要负担他在县城里的开支,又要负担他在乡镇里的开销。同时还要为他的油老虎支付大量的费用。
但是不管怎么讲,我认为观念上更新是最重要的。既然是公务员,拿国家的俸禄,就得为百姓办事,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们就没听说布什每周末都跑回老家而惹祸。公务员的公益心还是得有,不然你当公务员干嘛了?如果老婆孩子不愿来你这里生活,那你就得有取舍、有选择,而不能老是强调亲情而不顾百姓的生死。
但愿,福建百姓在常态的台风袭击中不再有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