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上的意外收获

(2009-05-18 21:30:19)
标签:

课堂

牧民

同情

民工子女入学

杂谈

分类: 杂谈随笔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在某些课堂上,往往给人以顿悟,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专业内容,而是老师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讲到的一个小故事。前不久,我参加了“中欧医院管理大讲堂——走进苏州”培训会,在“医院感动式服务”课堂上,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就给了我许多意外收获。这里采撷一二。

 

一、谁更值得同情?

 

这是教授的一段亲身经历。

一次,教授乘飞机去新疆授课,在主办方的安排下,得以领略新疆自然风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白云,羊群,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然而,细心的教授注意到,这里的牧民生活很苦,经济也不富裕,全部家当估计不会超过一万元。教授不禁起了恻隐之心。

离开的时候,牧民叽里咕噜说了很多,随行人员问教授:“您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教授不假思索地答道:“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我能猜出来,牧民们一定在说,请北京来的人回去呼吁一下,尽快帮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随行人员笑了:“您猜错了。他们说的是‘北京的专家真可怜啊,还要坐着飞机去全国各地上课,不像我们,可以每天坐到山坡上晒太阳!’”

教授愕然,他说:“当我在同情别人的时候,没想到人家竟然也在同情我呢?

 

二、焦灼的目光

 

教授家里雇了一个做家务的保姆。保姆在教授家做了几年,彼此相处得非常好。

保姆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热心的教授动用了自己的私人关系,把保姆的孩子弄到了附近一所不错的学校。

一天,教授应邀到保姆家做客,当他走进那低矮的出租屋里,立刻呆住了。

只见,保姆家满满一屋子人,都是保姆在北京打工的老乡。他们那焦灼的目光里,充满了热切的期盼,他们期待着,教授也能帮他们的孩子解决入学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