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砚之形韵(三) —— 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2014-12-10 19:56:07)
标签:

抄手端砚

抄手砚

端砚

宋代二式抄手砚

杂谈

分类: 文房雅玩

  这方饱经沧桑的抄手端砚,规格有点意思,正面长24.1厘米,底面长23.7厘米,之间有4毫米之差。砚正面前宽14.7厘米,中宽14.7厘米,尾宽14.6厘米;砚底面前宽14.3厘米,中宽14.3厘米,尾宽14.2厘米。砚首比砚尾宽1毫米,正面与底面宽相差4毫米。砚三侧壁略向内敛收,略呈梯形状。砚由于存世时间久远,使用的痕迹明显,砚堂已深凹下去,但依据砚池至砚堂的坡度情况,仍能看出此砚是逐渐抬起,坡度渐趋平坦的造型。从砚形上来讲,基本符合宋二式抄手砚的形制。虽然砚边沿因为年代久远,风化剥落,但角难掩其颇具气势的本色造型。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刚入手时,此砚砚堂有厚厚的包浆层与墨锈。打磨砚堂过程中,可见包浆醇厚,墨锈已沁入石质较深,可见此砚年代已久。由于砚堂已经深凹下去,故不敢过度打磨,以免造成对它的伤害。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下图可见,正面,底面砚首与砚尾略呈梯形,上大下小。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下图可见,左右两面略内敛。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左图为打磨砚堂之后的宋二式抄手大端砚,右图为通过制图软件复原完整状态下的宋二式抄手大端砚砚形。


砚之形韵(三) <wbr>—— <wbr>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实物图                                                                                        ps图


  此砚砚堂只是经过轻微打磨,没有打磨到未受风化及墨锈影响的肌理。接下来进行试墨测试,研墨手感比坑仔略滑,但下发与坑仔相似。由于没有打磨到未受风化及墨锈影响的肌理,因此试研墨仅仅作为参考,不作为此砚正常下发的评估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代抄手砚源流

 

砚之形韵(一) —— (山蒦)村石抄手砚(太史砚)

砚之形韵(二) —— 金星坑月精式歙砚

砚之形韵(三) —— 宋二式抄手大端砚

砚之形韵(四) —— 海棠池端砚

砚之形韵(五) —— 虬松端砚

砚之形韵(六) —— 一字池抄手歙砚

砚之形韵(七) —— 老宋坑太平有象砚

砚之形韵(八) —— 蝉池抄手端砚

砚之形韵(九) —— 金星坑宋二式抄手歙砚

砚之形韵(十) —— 宋一式抄手紫石砚

砚之形韵(十一) —— 宋四式抄手陶砚

砚之形韵(十二) —— 椭圆池抄手歙砚

砚之形韵(十三) —— 宋三式黄鱼子抄手歙砚

砚之形韵(十四) —— 老宋坑太极图淌池端砚

砚之形韵(十五) —— 老坑仔平板端砚

砚之形韵(十六) —— 如意池罗纹坑抄手歙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房雅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