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之形韵(八) —— 蝉池抄手端砚

标签:
蝉池蝉池抄手端砚抄手端砚老端砚杂谈 |
分类: 文房雅玩 |
近日收到数方砚,因年代久远,坑口佚失或不同时期矿脉石品有变化,因而多数难断坑口。这方“蝉池抄手端砚”即为其一。
砚长19厘米,宽10厘米,高2.8厘米。为抄手端砚,形制上还尚存宋之遗风。工虽不算精,但笔者喜其砚型,故收之。
《史记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历代文人都以蝉的餐风饮露为高洁自持之象征。因此,以砚为蝉形,或砚池蝉形,也是表达这一寓意。
这种抄手形式,始于宋,至清代渐鲜见,笔者也有多方这类抄手砚。只可惜一侧墙有残,但不影响放置的平衡性。
试墨。
研墨手感似今日中等坑仔,如几无石品的紫红坑仔之类,但因砚堂凹陷较深,不敢完全重新打磨平整,恐有一定误差。下发墨尚可。
研墨之后,清洗比较容易,比今天的坑仔、宋坑之类优良。观其石品,底色青灰与紫红,有朱砂斑,也有如宋代一些砚谱所记载的白色如粟米大小斑点,似死眼。与今天的各种坑口不同,先做佚失坑口,待有更多资料查证之后再行辨识。
------------------------------------------------------
前一篇:箱子、盒子(六) —— 首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