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见(二、孔子啥时候搬去了隔壁?)
莫萍
上篇写到乙川弘文训斥乔布斯说:“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幻象。无论答有还是没有都荒诞可笑。”
“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分了类。天才与傻瓜,好与坏。如果你见到任何事物都要做评判,就不会理解设计与空的意义。”
为什么人会为自己制造二元对立的幻象又要超越这样的幻象呢?据说是希望在这个人间游戏中能不停地转换视角体验所有面向并有所学习有所扩展,最终能摆脱一切的局限,跳出三界六道,去大宇宙玩更有意思的创造游戏,而不是整天跟小名小利较劲,无故寻愁觅恨,对自己认定的都咬住不肯松口而深陷轮回。
小时候外公给我讲故事,有个故事讲了好几次:
一个乞丐,做了好几世乞丐,其状甚惨,连阎王爷都觉得怪可怜的,于是在他又一次惨死之后问他:“我看你不容易,给你个机会选择,下一世,你想养活一个城市的人,还是,希望一个城市的人来养活你?”乞丐心里就盘算开了,盘算来盘算去,怎么都觉得让一个城市的人来养活自己比较占便宜,于是欢天喜地做了决定。阎王爷长叹一声挥手让他去投胎,乞丐转世再为人,原来还是做乞丐。
第一次到日本,下飞机立马就感受到了当地空气的清新(过敏性鼻炎根本没犯过!)以及能见度之高,夕阳和晚霞在天边瑰丽壮阔,美的不可方物!过了海关过安检,安检的日本大叔一直问我,你行李为什么那么少?为什么那么少?我答他,我来shopping的啦!他一听后退半步给我深深鞠了个90度的躬:“阿里嘎多各大一码事!”
大阪机场的晚霞。
这事被我当好玩写在朋友圈里,有不少朋友评论说,你去那花钱,他当然给你鞠躬啊!
有钱就可以当大爷么?我又没把人民币直接撒他身上。不过,这个逻辑倒是很有意思。
从大阪落地开始一路都觉得好干净好干净!而且深圳那种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广告也不见了,眼睛突然可以腾出来看点其他东西,JR大阪往京都沿线车窗外的城市,没有明晃晃的灯光和高不可攀的摩天大楼,暖黄的街灯和窗帘透出的灯光似乎在说,哦,我们一点都不是你想象的那种现代化。
到了京都下车走去酒店,其实时间未算晚,但路上已经车少人稀很安静。酒店就在八阪神社隔壁,神社门前一条丁字路,我穿过人行横道时就在奇怪,这马路也太干净了啊!别说垃圾、汽油印,连拼接都没有,黝黑地展开。

八阪神社前的马路,等商铺关门了整个城市就暗下来。
后来因为遇到下暴雨,我买了双人字拖,每日穿着趟过大街小巷、酒肆庙宇,回程收拾行李时把底板儿翻上来对着塞塑料袋里,发现竟然一点尘都没有!第二次去日本穿的是粉红色底NB鞋,临出发时在深圳坐地铁,那节车厢不知什么鬼,一地的黑色黏糊糊,鞋底就粘了一层,15天日本之旅结束,因为有上次人字拖的经历,我又把鞋底翻开来看了看,嘿,本来的粉色底重现了!
在东京偶然遇到当地路政在不忍池附近施工一条路,用很干净的围板隔离开来,蓝色防雨布铺地,现场看不到尘土飞扬,也不见砂浆碎石洒的到处都是,施工器械也几乎没有声响,等再往前走,有个工人大叔跪在地上清理完工的部分,收拾起所有的碎屑,还把灰尘擦干净。
不忍池边的道路施工现场。
我有点相信国内网站上那些变态的日本人把马桶刷干净后从里面舀水一饮而尽的视频了。
说到马桶,出门旅行会让我忐忑的就是公共卫生间了。日本的公共卫生间很让人放心,基本都有洋式(座便器)和和式(蹲厕)可供选择,没有跟中国一样有专人驻场打扫,有些寺庙的卫生间甚至是换拖鞋进入的,可洗面台、马桶圈、蹲厕台都保持干爽,不会有积水和不明液体或印记,我一直好奇怎么可以做到这样,后来在一个商场卫生间看到一个很年轻的妈妈带着小孩用完洗手台,用的时候就动作轻柔,洗完也没有到处甩水,擦手纸擦干手上的水后,顺手就把台上的水印擦了小心扔进垃圾篓才离开,我想他们用完马桶后可能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吧。
藤井大丸商场内的母婴卫生间。
表参道附近的商场卫生间。
京都一保堂的卫生间。
京都寺庙的卫生间。
21-21design
sight美术馆的卫生间。
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石田裕辅在《最危险的厕所和最美的星空》中专门写到了他在中国如厕的经历,那种并排的蹲厕坑里常常累积着好多大便,他开始以为是冲水龙头坏了,逐一试冲下来竟然没有!这很让他抓狂和费解。结果某次蹲坑,遇到隔壁有个先到的大哥,拉完擦了屁股直接就甩手走人,这让他不禁用生硬的中文怒喝:“喂!冲水啊你!”没想到这位大哥被他吼得一愣之后并没有发飙,乖乖回来把水冲了,竟然还不顾裕辅正在出恭继续蹲在旁边热烈地跟他攀谈起来!让他不禁感慨中国的地大物博所养成的中国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大陆民族性。
这当然是一个日本人的想象。我家太后看他的书,把碗兰州拉面都写的无比美味,制作过程也让人如痴如醉,于是特地到楼下拉面馆点了一碗,像他一样仔细看着店家把面条做好、入锅、装碗下浇头撒葱花,端在手里郑重其事夹起几根塞嘴里,立马皱起了眉头:为什么我觉得一点都不好吃?!而且做面的过程也没他写的那么不得了啊?!
前几日坐和谐号去广州看望生病的朋友,几年前还簇新的车,破旧肮脏,天花板上有黄色黏稠的不明液体欲滴未滴,黑色的脏印到处都是,厕所也积水泛滥,用过的纸巾和烟头浸泡其中,空气中弥漫着让人不适的气味——作为中国人,面对如此情况,也不知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要一起制造一个这样的幻像?我们想体验并学习和扩展的到底是什么呢?
有次在龙岗一家肯德基我遇到姐弟俩,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各霸住一个龙头在玩水,弄的台面地上到处都是,我等了他们一会,没见他们有洗完离开的意思,于是委婉提醒:“这样很浪费水哎小朋友!”结果小男孩抬起头来理直气壮地对我说:“又不是我们家的水!”
知乎出过一篇文章,叫《如何看待日本人的冷漠》,后来似乎删除了。但其中有段话却被人广泛转发和认同,今儿先发前半句:日本人有一颗,只要你不影响别人,随便你怎么变态的包容心,和不管自己怎么变态,都不能影响别人的责任感——日本的赤坂太子酒楼拆旧楼花了一年,用先进的封闭式油压技术一层一层地内部减去,这种方式可以让灰尘不会乱飞,也没有噪音扰民,外面看起来,这楼是悄无声息地一点点变矮直到彻底消失的。
记得有一本美国人写的书,引用中国阴阳八卦的原理描述美国人的外向与日本人的内向的区别,称日本人的恭敬,不打扰,与极强的道德标准都源自儒学,还推荐读者看《孔子住在隔壁》。可是,孔子明明是我们的祖宗啊!他啥时候搬去隔壁住了!?
今天就写到这儿吧,不知道有人会不会问,开篇那个乞丐的故事跟你刚胡扯的这些有一毛钱关系?又请容我引用一段高大上的话来作为结束吧:
“我们是谁?我们每一个人,岂不都是由经验/资讯/我们读过的书籍/想象的事物组合而成的吗?否则又是什么?每个生命都是一部百科全书/一座图书馆/一张物品清单/一系列的文体,每件事皆可不断更替互换,并依照各种想象得到的方式加以重组。”——《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卡尔维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