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者师,厨者徒——靳叔广州展序
(2013-07-06 16:36:14)
标签:
靳埭强展序教育 |
分类: 思考纪 |
食者师,厨者徒
莫萍
忆起某餐馆墙上的字:食者师,厨者徒。于是斗胆。
展览是靳叔40多年“天天向上”的成果。我想说的,是他“好好放下”的平常心。
他不主动亲近学生。若找他,有问必答;有事相求,能帮则帮。
他听学生说话。学习就业情感困惑都愿听,安静专注不插嘴,不急于给意见拔脚走人,不说“你听我的没错”,讲座收的问题纸条都会带回家存着。
他帮学生带书。舟车劳顿从香港、台湾背来,不嫌麻烦,不说“你看我这老师多好”。
他讲座不挑门第。美院到普通职校、技校,幼儿园邀请他也去。
他尊重版权,自己的、与友人、学生合作的,清楚明晰,从不混淆。
他不论人长短。对批评他的人,只这样回应:“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我觉得他可能还不了解我吧。”
他不建门派体系。陈幼坚、莫康孙、刘小康、李永铨、黄炳培等都受教于他,说受他影响的更多,他不自封山头;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八年院长任期内,他专注建立宽松和师资优渥的环境,包容支持师生探索尝试,不论其他。
他唯一的“势利”在于:只记得学业踏实上进的学生,他给这样的年轻人机会。
他写的院训,磨砂纸刻了贴在玻璃门上,不留神就错过:
具理解能力,汲养、消化、终身学习;
具思考能力,独立、自觉、主动积极;
具判断能力,辨别是非轻重、短暂与永恒;
具表达能力,谈吐、写作、融汇中西;
具分析能力,批判性、系统化地解决问题;
具创造能力,传承、创新、追求原创;
具合作能力,互动沟通,跨学科、跨文化互动;
与靳叔合作相处,常让我想起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的“我与你”的关系:“我”将“你”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人,而不是“我”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那目标多伟大。
他爱己敬人,从不控制,只示范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