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者师,厨者徒——靳叔广州展序

(2013-07-06 16:36:14)
标签:

靳埭强

展序

教育

分类: 思考纪

 

    一个月前收到靳叔的邀请,他7月5日在广州有个展览,要我写篇序。今天刷微博,想起昨天这个展已经开幕了,想着写了就不浪费,翻出来贴在这儿。

    之所以如下文这样写,是因为在我和靳叔的对谈中,他曾牛哄哄地说过一句话:“我不需要一个靳埭强时代。”当然,这也是我见过他唯一一次牛哄哄的样子。这让我想起陈文茜在《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里说的:“他们并不想当时代的纪念碑,一点也不想。”

 

    我从不掩饰对靳叔的喜爱——我非常想向靳叔学习,是因为我常为一些破人破事儿花费过多的精力投入过多的情绪,而他从不。

 

    有时我不要脸地想,如果我不那样,现在应该也特么有些成就了是吧?不过靳叔又说了:“我的爷爷是很有成就的人,但他从未在家人面前炫耀过,这种内敛和素养打动我。很多东西不是用钱和名气计算出来的。生活裡有感情,有情的事情,才会产生艺术。”

 

     所以。。。

 

 

食者师,厨者徒

莫萍

 

     靳叔于红专厂办展,邀我写几句。友直言:“你没资历啊。”
  忆起某餐馆墙上的字:食者师,厨者徒。于是斗胆。
  
  展览是靳叔40多年“天天向上”的成果。我想说的,是他“好好放下”的平常心。
  他不主动亲近学生。若找他,有问必答;有事相求,能帮则帮。
  他听学生说话。学习就业情感困惑都愿听,安静专注不插嘴,不急于给意见拔脚走人,不说“你听我的没错”,讲座收的问题纸条都会带回家存着。
  他帮学生带书。舟车劳顿从香港、台湾背来,不嫌麻烦,不说“你看我这老师多好”。
  他讲座不挑门第。美院到普通职校、技校,幼儿园邀请他也去。
  他尊重版权,自己的、与友人、学生合作的,清楚明晰,从不混淆。
  他不论人长短。对批评他的人,只这样回应:“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我觉得他可能还不了解我吧。”
  他不建门派体系。陈幼坚、莫康孙、刘小康、李永铨、黄炳培等都受教于他,说受他影响的更多,他不自封山头;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八年院长任期内,他专注建立宽松和师资优渥的环境,包容支持师生探索尝试,不论其他。
  他唯一的“势利”在于:只记得学业踏实上进的学生,他给这样的年轻人机会。
  他写的院训,磨砂纸刻了贴在玻璃门上,不留神就错过:
    我们要
  具理解能力,汲养、消化、终身学习;
  具思考能力,独立、自觉、主动积极;
  具判断能力,辨别是非轻重、短暂与永恒;
  具表达能力,谈吐、写作、融汇中西;
  具分析能力,批判性、系统化地解决问题;
  具创造能力,传承、创新、追求原创;
  具合作能力,互动沟通,跨学科、跨文化互动;
    具宏观前瞻能力,心牵中华,胸怀寰宇。
  
  与靳叔合作相处,常让我想起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的“我与你”的关系:“我”将“你”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人,而不是“我”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那目标多伟大。
  他爱己敬人,从不控制,只示范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