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这一天

标签:
高尔夫改动作距离维斯特伍德体育 |
分类: 80多杆的简单快乐 |
最近几天早上都在北辰的练习场锤炼新动作,虽然风大心急,但是进步还是蛮大的,特此做个小记录。
打球7年来经历过多次动作修正,也常常觉得有新体会,各个动作细节、挥杆术语也是了熟于心,但总是效果甚微;然而近两个月的调整应该是最有成效的,我希望不是下一次。
3月份开始琢磨大改动作,从外在的站位、握杆、挥杆过程中各个位置的状态到内在的发力等都想做一彻底改变。最大的难点是挥杆到顶点时的杆身状态很难控制,还有砸击很难做到,百思不得其解,tiger的动作我学不了,达利的动作还不如我好看呢,反复看电视赛事直播,觉得大多数职业选手的挥杆都很紧凑,上杆幅度不大,收杆也并不完整,完全是用身体的带动上下杆。决定选取世界第一的维斯特伍德的动作(http://video.sina.com.cn/p/sports/golf/v/2009-06-02/135560326540.html)作为模仿对象。
多年的练球我有些自己的套路,改一个动作最难得是打好一号木和高吊杆。我从60°开始练习,很快就能上手,击球扎实稳定,而且居然能听到传说中的“嘭嘭”声,7号铁很快攻克,但是在木杆时遇到了困难,杆太长,球位靠前,不自觉地加了很多手的补偿动作。
练习了一个星期,参加了奥迪的比赛。基本上是手主导打木杆,身体主导打中短杆,别别扭扭地打了4个洞之后,很快稳定下来,开球不远,但都在球道,铁杆比较精准,两鸟82杆很不错的成绩。
出了成绩,总有些飘飘然,又开始继续改了手腕等其他方面,反倒忽略了身体的驱动作用,大风中的几场球下来,虽然都是80多杆,但是不太理想,短杆大多处理不好,开球距离没提高。
冷静是必要的。继续找原因,由于有点网球肘,决定一天练习果岭,一天练习挥杆。今早微博上给自己提了个醒:放松心态,放松身体,身体主导。7点半到北辰,一小时就打了100颗球,其中切击占半数,但是效果都非常不错,无风时,一号木落点过了250码桩,码桩不一定对,但是较前段时间的落点应该远了20多码。七铁也有距离提升。
对照传统的挥杆理论。握把做到了左后三指握紧;球位正常,不像以前太靠右脚;手腕稳固但手臂放松了,上杆到顶时还没达到平行地面的程度,早期都已经over了;击球声音反映了是砸击而是挑球或扫球;收杆不完整。
这种感觉太美妙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