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岭边,有多种处理方式,如:切滚球、劈起球、推切球、高吊球,这个得看个人的偏好,以及果岭和球洞的状况。但是一般原则是能推不切、能切不劈,也就是说尽量选择低滚球,而不选择高球。
我们的很多球友喜欢打高吊球,希望落在旗杆边就停,这个一般需要58度或60度,甚至更高度数的挖起杆。说实话,我很少见人这么牛,说停就停的,那些所谓的强力倒旋杆和四层球也不管用。
打劈起球多见于球龄较短或女性球友,上杆较大,球也飞的很高,落在果岭上距离较难控制。其实p杆只是挖起杆的一种,并不是只有他能打劈起球。
一切一推是很多老球手的梦想,因此他们也最钟情于这种切滚球方式,只是有些人更喜欢7、8、9等长杆的切推方式,失误较少,但是得有较熟练的用杆、选杆经验。
更多人喜欢用p杆和s杆、60度来切球,说实话,这三种杆各有各的用途,不是什么状况下都能适用的。
60度具有较低的反弹角(一般6~8度),而且底面面积较大,更适合打高吊和地面较硬的球位,全挥杆的方式,否则较尖锐的前缘容易挖地太深。
s杆(54~56)度主要用于沙坑,多年来,s杆的规格少有变化,较大的反弹角,较重较硬的杆身,以及比铁杆组高6个点左右的挥杆重量,为的是将球从沙坑救出来,并不是为切球而用。
52度名为中继挖起杆,是因为p杆角度越来越小,而s杆角度一直不变,所以为了弥补这个距离角度间隔,才产生的一支挖起杆,他有着跟p杆差不多的规格(长度、挥杆重量、硬度、反弹角),而且具有两个优势以利于切球,一是它角度大,滚动就会少些,p杆一般切一滚三、52度切一滚二,不必担心滚动太多,更易于选择落点;二是它的前缘较短,反弹角也较小,不会打得太薄或太厚。
下回你下场,试着带一支52度吧,不要用它来全挥哟,切球!切地滚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