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最大的夜明珠

(2006-06-26 22:35:40)
分类: 文化散文
中国最大的夜明珠在兰州

中国最大的夜明珠

这颗夜明珠直径1.03米,重1.6吨,价值约50亿人民币
 
        一直以为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充满了自卑、盲目,从某种角度看,浓烈的羊肉味和四季弥漫的酒气也是证明。
 
        黄河从城市的中央平静地流过,似乎只是歇歇脚而已。据说当年大禹曾在这里治水。也许兰州便是大禹用两只脚踩出来的一个仅仅让大水流过的峡谷而已,北岸叫白塔山,南岸叫五泉山。它并非湿地,也不怎么长绿色,所以它一直没有多少值得回忆的历史。相对甘肃的其它城市而言,她是文盲。地处这样的环境,怎么能不保守?可是,恰恰这里聚集了很多人,硬是建起了一座城市。现在,不仅仅黄河从它中间辟开而过,牛气的火车也从这里通向四面八方。它典型地成了一座驿站。

中国最大的夜明珠

兰州水车
        很多人在这里也只是暂时地停留,然后奔向四海。我的很多朋友都曾在这里山盟海誓地想干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流着泪走了。毕竟,他们把青春埋藏在这里。
        我也一样,无数次地想从这里打包出走,但很遗憾。现在仍然有走的冲动。在这样一个充满了保守、嫉妒和文人相轻的城市,我常常有一种伤痕累累的感觉。本来我们的血液可以洒满神州,乃至寰宇。我们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不是吗?后来我想,教育也许能够弥补心中的缺憾,可惜的是,自卑已经左右了我的学生。
 
        再后来,我愿意做隐士,但也只能暂时地回避一些是非而已。我的心还在飞扬。
        不得已,便只能生活在这里了。这样想的时候,竟然也能生出一种感恩来。是的,怎能不感谢这个让人痛让人恨又让人爱的城市?怎能不感谢命运中的亲人和朋友?也许,罢了。我就是一个生活在兰州的异乡人。
 
        有了感恩的心态,竟然慢慢地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是让人动情的。尤其喜欢我居住的安宁区。它是一个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存在。几乎所有师大毕业的学生都有一种同感,无论你坐着什么样的车,从哄闹的城区向西行走,一过安宁桥,你的灵魂便回来了。你无端地感动,感到踏实、宁静,还有干净,至于什么样的干净你无法形容。
 
         反正就是慢慢地与兰州血肉相连了。先前住在师大院内,那时,几乎所有师大的人都有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都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若是不愿意在此生活,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很多人也的确是这样无所眷恋地走了,所以,师大是兰州的一个对立面,它一直游离于兰州的边缘。
 
        后来搬到了科教城,又有了另一种感受。虽说这里住的大部分仍然是高校教师,但到底是一个居民区。先前那种住在师大的感觉渐渐消失了。夏天来了,年轻人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小桥旁,聊天,下棋,打双扣。其乐融融。都有一种同感,再给多少钱也不愿意再搬回师大了。住在师大的人肯定是不理解的,也是无法感受的。住在这里,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师大人,也不会再像住在师大时那样见着领导和老师就得打招呼。而在师大就不同,你只要出门,就会碰着无数的领导和师长,他们会以不同的神情对待你,你也根本不能在他们的注视下娱乐,你的一举一动在那儿就是政治,还有,你还可能会遇到很多学生,反正,各种压力是存在的。记得我刚刚到教学岗位上时,早上起来去散步,怎么都不想在师大内走,便去黄河边,谁知在那里碰着很多师大的人。我想,大家也许跟我一样,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有几次,中午也想出去走走,那时,是校园里人最少的时候,谁知还是能碰到很多人。最烦人的是你总能碰着很多不如意的长舌人,他们似乎知道你会走哪条路,反正你不想见到的人总是在路边等你。等见着后,他们似乎也很关心你,会问长问短,会说很多闲话。这也是无形中的压力。现在这种压力没有了。我们在小桥边打牌,觉得自己是一个正在生活和快乐着的人。
 
        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这正是悄悄发生着的革命。组织的人在淡化,而生活的人慢慢浮现。政治慢慢退去,人性渐渐崛起。在这种变化中,觉得自己是一个兰州人了。
 
        最大的变化是家里来的大姑,她本人就是一个地道的兰州人。她说一口纯正的兰州话,妻子和女儿都跟着学。她还有地,种着大片大片的树,可惜,后来被征用了,正在怒放的桃林被砍了。临刑前,我领着女儿,跟着大姑到她的地里照了照片来,以做纪念。她每天都会给我们说,哪样菜在哪里买是最新鲜的也是最划算的,会给我们讲兰州本地的各种故事。她常常会带一些亲戚来我家里串门,一时间,我觉得家才是个真正的热热乎乎的家。
 
 
       大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她是个热情的人,一来就在我家里种了很多花。家里的生气就不用说了。她有几个孙子,就差个孙女,我家女儿就成了她的孙女。她常常到大姑家里去玩,玩得一个土人儿,但很健康,也很大方了。就因为大姑,我们长久以来对兰州的一种陌生感慢慢消失了。
 
        昨日,应女儿幼儿园老师的邀请,我们所有的家长都去了兰州水车园。我是第一次去。已经不是过去的那种挑剔的心态了,而是一种放松。觉得人家做得还是不错的。把兰州的水车硬是做成了一个文化。拍了很多照片。在黄河的南岸看北岸的建设,看上涨的黄河。突然有一种感动,觉得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其实也是有很多风景的。
 
        其实,这种感动在这一两年里是常有的。在安宁区的黄河段,我们一家三口常常在那里耽搁,看日落,看夜色中的黄河与兰州。从拥挤的北京和香港回到兰州的一瞬,觉得落后也是一种幸福。我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我的心不再流浪了,已经安在兰州了,虽然有时也会有出走的冲动。
 
        参加完水车园的游览后,女儿的朋友冯思婕的爸爸带着我们去看夜明珠和黄河奇石馆。真是孤陋寡闻。当我看到中国最大的夜明珠时,竟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遗憾的是它产自云南。这种狭隘的遗憾在我过去也是少有的,说明我的真的跟兰州是亲人了。看着黄河奇石馆里那桌用石头做的天下最贵的宴席,便不得不感叹造物的神奇了。若是光从照片上看,谁会相信那些“食物”全是石头呢。
        回家的路上,便想,把这些发在我的博客上吧,也算是给朋友们介绍一下我的兰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最后一堂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