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内地国务院在上周四公布,银行应当把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从40%调高到50%,同时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首次购房面积超过90平方米的家庭设置了30%的最低首付款比例;随后又在上周六表示,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临时性措施,限制每位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房产购买数量,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如果要发放按揭贷款,银行应当“大幅度提高”其最低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内地国务院还表示,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此前数据显示,3月份内地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较一年前上涨了11.7%,这是内地自2005年7月开始发布这项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房地产行业在内地经济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其相关联的行业有50多个以上,为金融海啸后的内地经济的快速回升提供了较多帮助,土地财政的安排又让地方政府在房价攀升过程中解决了大部分资金供给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过快发展不但影响了居民消费意愿,更是不断发挥其在经济层面的影响力,形成地方与中央、开发商与买房人、投资投机者与刚性需求的多方利益博弈的局面。房价疯长的局面也让人们想起房地产泡沫最终破裂对日本、泰国、美国等国家的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更让人担心内地经济将重蹈覆辙。
金融海啸发生后,不少人把美国政府里的财金高官们比喻成“华尔街口袋里的人物”,以说明华尔街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内地房地产市场事实上也“绑架”了不少政府利益。之前几年,内地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房价却越调越高。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的同时,也出现了“蚁族”、“蜗居”这些热门词汇。这反映出房子在每个社会群体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一部分人视房子为投资品,另一部分人认为房子是安身之所。这也告诉政府,给不同需求的人提供相应用途的房子是重要任务。目前,需要买房子的人都只有购买商品房,虽然有经济适用房这类低价格的房子供应,但这类房子供给量还不大,申请人的条件也比较苛刻,覆盖人群也不够广泛,都使得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总量不平衡。当前内地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针对商品房,如果能利用政府政策性保障房屋项目的建设,有条件地提供给特定的中低收入家庭,不至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让弱势群体回避掉房地产市场化带来价格涨跌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