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成宠儿 难回金本位
(2009-11-06 16:16:45)
标签:
财经 |
印度央行在本周宣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买其持有的200吨黄金,当日刺激金价飙升至1087.50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后,纽约金价继续攀升,最高升至1096.10美元,逼近11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
林行止先生在周一的专栏中,曾引用了以下数据:十月底,不计蕴藏的存世黄金,以盎斯千美元计,约合4万亿美元;截至九月底,全球流通的美元约8万亿、全球货币供应(各国货币总和)在30万亿美元水平,世界股市总值(未计算深圳创业板股市)大概40万亿美元、世界债券总值在80万亿美元左右,全球衍生工具总金额更达800万亿美元!很明显,如果资金从这些市场流出一小部分,就可以让黄金价格出现大幅上升,毕竟黄金市场容量太小。另外,资料显示至九月底,七国集团国家央行储备中平均黄金的比重为35%,包括在二十国集团内的其余十三国,黄金平均只占其总储备的3.5%,而过去五年,这些国家外汇储备一共增加了2.2万亿(中国和印度的增幅最为明显)。之前,不少市场人士就已经把印度、中国等国,在美元不断贬值下,将提高黄金储备的行为,视为又一个利好黄金的因素。今年四月份时,中国宣布把黄金储备增加到1054吨,印度又在本周从IMF购金,表明看好黄金的理由存在,也表明了把黄金当作资产配置的一个品种是可行的,可以把它当作保险。
政府出手买黄金,一般数量比较大,为了规避对市场造成价格冲击,直接从持有黄金的国家或组织购买(今次印度购金就是如此)是较为恰当的办法,除非没人愿意卖出,买家才从市场上购买。在印度宣布购金后,人们已经把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身上,看中国会不会有跟进行为,因为中国财金官员已经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优化自身的外汇储备。只是我们并不知道政府何时会出手,甚至出手后都不一定公布于众,不过,潜在支撑是存在的。至于,另一个被看作支撑金价走高的通胀因素,由于金融海啸对各国经济影响有深有浅,各国采取的退出时机将不同,通胀在各国出现的时间也将不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金价大涨的情况看,恶性通胀是主要原因,期间,金价升幅亦较为可观。进入本世纪后,全球范围内的通胀温和,金价的涨幅同样属温和,吸引力不及原油。当前世道,市场对通胀、通缩尚有争执,经济前景难料,黄金的吸引力或许并不太大,其走势亦将相当波动,投资者想让金价在短期内大涨或许不切实际,应当重在资产配置。如果全球的通胀只在温和水平,那么,投资者购买黄金,最好是逢低买,不建议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