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软与雅虎,谁表现更糟?

(2008-06-14 08:08:52)
标签:

互联网

谷歌

雅虎

微软

处境

收购

it

雅虎公司想解救自己却毁了自己。微软想增强实力,但最终只是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不过谷歌却因有效地压制了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而显得志得意满。
    正因如此,雅虎和微软未能合并才会如此轰动。那么几个人就这样在那么大的一件事上做了决定,令那么多人希望破灭,这种情况还从来没有过。
    想想雅虎现在的处境:投入谷歌怀抱;它现在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开发出能与谷歌正面抗衡的技术。这就好比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承认自己无法再继续构建大型服务器,或是丰田汽车公司要放弃花冠,转而开始销售本田思域。
    这种做法在经济上或许有利可图,但对雅虎的公司活力--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却是个沉重的打击。
    雅虎内部也有人担心谷歌会以另一种方式榨干雅虎的元气。谷歌很可能会拿到雅虎用户所创建的极其庞大的搜索查询数据,这要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搜索外包交易如何安排。
    有了该数据,谷歌就能对自己的搜索引擎和客户服务进行调整。雅虎内部出现了一些阴谋论的观点,认为和谷歌达成这样的交易无异于引狼入室。政府肯定会密切关注这类细节。
    微软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微软花了多年时间寻求网络业务发展战略,最终认定雅虎是重要的“战略性”资产。但却未能如愿,至少未能以每股33美元的价格实现,至少在5月3日微软撤回收购提议之后未能实现。又或者事情并不是这样。
     广告微软首席执行长巴尔默(Steve Ballmer)会说这是“纪律”,但从微软提出33美元一股的价格起到现在,雅虎的价值真的缩水了吗?雅虎几乎等于公开承认自己愿意接受微软的报价,而现在微软却试图抽身而退。
    这些可不是拥有明确战略的公司该有的举动。股东们会开始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微软并不想尽全力收购雅虎,为什么一开始要提出来呢?而当对方显然已经被推回到谈判桌前时,微软为什么不趁势达成交易?这是面子问题,还是眼光问题?
    因此就到了现在这一步,就像总是无法避免的那样:求诸律师。微软会开展自己的游说活动,试图拆散谷歌与雅虎的合作关系。微软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游说,声称其与雅虎的合并会“确保健康的竞争”。
    但打嘴皮官司是不可能实现创新的。就算是微软也不例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